理解韦伯
【4394】理解韦伯
(〔英〕山姆·威姆斯特著,童庆平译,中央编译出版社,33万字,2016年1月第1版,69元)
9章:[1]韦伯式社会学之前的韦伯:重新的造访;[2]资本主义在当代的争论:桑巴特·韦伯与齐美尔;[3]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4]科学理论;[5]不情不愿的社会学家:从新教伦理到社会经济学纲要;[6]宗教社会学;[7]超越韦伯;[8]权力合法性与民主;[9]社会学的范畴与经济活动的类型:一个最终的解释。
这是一本具有拓荒意义的著作:[1]它确定了韦伯著作中的核心议题,并且把它们与20世纪初期的社会与文化科学的黄金时代联系起来;[2]它认为在当今,韦伯对古典传统的主要阐释者仍然保持着重大的影响;[3]对集历史学家、社会经济学家、方法论学家以及社会学家于一身的韦伯的职业生涯动态提出了一种新的解读。
韦伯的社会学可以被看作是对权力、法律、统治、文化、宗教、文明的结构以及经济社会学之实质性领域的一种成功并仍然有效的阐释。在从宏大的理论研究向经验主义的政策研究转折关头,为了理解全球化之现代性的动力学,这本论著坚决维护韦伯构想的权威,并且对他的遗产进行批判性的继承。
韦伯说,科学能够确认是什么,但它无法根据科学的信息规定我们应当做什么。我们的行动终点,我们的目标与意图属于一个独立于科学领域的王国。
韦伯把国民经济学的领域划分成了五本著作:[1]经济与经济学的科学;[2]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特定要素;[3]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个体生产领域以及现代国家的国内经济政策;[4]国际经济与国外经济以及现代国家的社会政治政策;[5]现代资本主义的社会关系以及现代国家的国内社会政策。
歌德:“理性的世界可以看作是一个伟大的、不朽的个体,它永不停息地创造出那种具有必然性的东西,从而控制着偶然性的东西”。
山姆·维姆斯特是伦敦大学社会学杂志的特约审稿人。已出版了大量论述马克斯·韦伯的作品。
-
家近红蕖曲水滨,全家罗袜起秋尘。莫将越客千丝网,网得西施别赠人。
-
离开就是一种归来那是七八年前的事了,我从一座小寺庙里出来。住持让手下唯一的年轻喇嘛送我一程。他把我送出山门,并把我寄放在门房的小口
-
《张华·女史箴》原文注释与译文 茫茫造化②,
-
上片写江南雪景。“瘦筇如唤登临去,江平雪晴风小。”开头二句写登临的兴致和原因。“如唤”二字下得好,表现出词人的逸兴豪情。“江平雪晴风小,”说明正是登临观雪景的好时机。“湿粉楼台,酿寒城阙,不见春红吹到。”这三句写登临所见的近景。“微茫”
-
古文观止·清文·沙张白·市声说 鸟之声聚于林
-
戴复古 饿走抛家舍,纵横死路岐。 有天不雨粟,无地可埋尸。 劫数惨如此,吾曹忍见之? 官司行赈恤,不过是文移。 “庚子”,是宋理宗赵昀嘉熙四年(1240)。“荐”,通洊,屡次、接连的意思。据史书记载,
-
[元]范梈 游莫羡天池鹏,归莫问辽东鹤。 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 请君得酒勿少留,为我痛酌王家能远之高楼。 醉捧勾吴匣中剑,斫断千秋万古愁。 沧溟朝旭射燕甸,桑枝正搭虚窗面。 昆仑池上碧桃花
-
月晕天风雾不开。海鲸东蹙百川回。惊波一起三山动。公无渡河归去来。 作品赏析月一作日
-
魏鼓吹曲辞平南荆南荆何辽远,江汉浊不清。菁茅久不贡,王师赫南征。刘琮据襄阳,贼备屯樊城。六军庐新野,金鼓震天庭。刘子面缚至,武皇许
-
百花落如雪,两鬓垂作丝。春去有来日,我老无少时。人生待富贵,为乐常苦迟。不如贫贱日,随分开愁眉。卖我所乘马,典我旧朝衣。尽将沽酒饮,酩酊步行归。名姓日隐晦,形骸日变衰。醉卧黄公肆,人知我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