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北归·离别
【4372】南渡北归·离别
(岳南著,湖南文艺出版社,71.4万字,2015年8月第1版,68元)
16章:[1]浮海说三千弟子;[2]短兵相接;[3]胜利的牺牲品;[4]梅贻琦流亡海外之谜;[5]蒋梦麟的凄凉晚景;[6]悲剧的主角;[7]最难风雨故人来;[8]池南旧事不堪记;[9]高才短命人谁惜;[10]“铁证”下的亡灵;[11]简编桀犬恣雌黄;[12]百年驹隙过如弛;[13]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14]人间热泪已无多;[15]狂衅覆灭,岂复可言;[16]悲回风。
这是南渡北归第三部,描述了流亡西南的知识分子,在回归久违的故土家园之后,因战争爆发,不得不忍痛离别,遥天相望,以及在海峡两岸不同的生活和社会环境中所遭遇的命运剧变。除述及迁往台湾的朱家骅、胡适、梅贻琦、傅斯年、李济、董作宾、石璋如、蒋梦麟、叶公超等几位大师级人物,着重描述了留在大陆的梁思成、梁思永、林徽因、陈寅恪、吴金鼎、曾昭抡、曾昭燏、陈梦家、穆旦、向达、叶企孙、饶毓泰、吴宓、钱钟书等知识分子群体,不同的理想追求与爱恨情仇。“在史中求史识”。
坐上台大校长交椅的傅斯年,再度“聊发少年狂”,施展出当年敢打硬冲,“凡事先骑上虎背”的本领,对台大积习实实在在地来了一番大刀阔斧的改造。傅死后,陈寅恪作诗表哀悼之情,诗云:不生不死最堪伤,犹说扶余海外王。同入兴亡烦恼梦,霜红一枕已沧桑。
人生有限,文章千秋,薪尽火传。
大道无形,大音希声。
1962年底,四清:“清工分、清账目、清财物、清仓库”;大四清:“清查历史、清查思想、清查政治、清查经济”。又名“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正所谓人生不易,死亦难。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稽之往史,我民族若不能立足于中原、偏安江表,称曰南渡。南渡之人,未能有北返者:晋人南渡,其例一也;宋人南渡,其例二也;明人南渡,其例三也。“风景不殊”,晋人之深悲;“还我河山”,宋人之虚愿。吾人为第四次之南渡,乃能于不十年间,收恢复之全功。庾信不哀江南,杜甫喜收蓟北。此其可纪念者四也。
陈寅恪余季豫先生挽词二首:东城老父机先烛,南渡残生梦独多。衰泪己因家国尽,人亡学废更如何。
穆旦冥想:但如今,突然面对着坟墓,我冷眼向过去稍稍回顾,只见它曲折灌溉的悲喜,都消失在一片亘古的荒漠。这才知道我的全部努力,不过完成了普通的生活。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一朵古诗词,内容包括带朵字的古诗词,古诗词中描写一朵花静静地散发着香气确并不是为了别人来欣赏的诗句,求有“朵”字的古诗。带朵的诗句指点牡丹初绽朵《浣溪沙》梅朵半含霜《和李秀才郊墅早春吟兴十韵》行到中庭数花朵《和乐天春词》径尺千余朵《浑侍中宅牡丹》灼灼百朵红
-
【3034】印度战略文化与国防政策(郑汕主编,军事科学出版社,55 7万字,2005年12月第1版)△全书共14章:①印度的地缘特征与战略文化形成
-
东山小镇 东山小镇周火雄是上苍遗落的一串珠子,精致光润,散发檀叶的清香,是江南水乡隐逸人间的庭台篱院,墨色清新,书香回荡,抑或是水
-
[清] 蒲松龄 太原耿氏,故大家 ② ,第宅弘阔。后凌夷 ③ ,楼舍连亘 ④ ,半旷废之。因生怪异,堂门辄自开掩,家人恒中夜骇哗。耿患之,移居别墅,留老翁门焉 ⑤ 。由此荒落益甚。或闻笑语歌吹声。 耿
-
今秦人下兵 [7] ,魏不敢东面 [8] ;衡秦之势成 [9] ,楚国之形危;齐弃南阳,断右壤 [10] ,定济北,计犹且为之也 [11] 。且夫齐之必决于聊城,公勿再计。今楚、魏交退于齐,而燕救不至
-
谢家别墅最新奇,山展屏风花夹篱。晓月渐沉桥脚底,晨光初照屋梁时。台头有酒莺呼客,水面无尘风洗池。除却吟诗两闲客,此中情状更谁知? 作品赏析【注释】:台头①有酒莺呼客?水面无尘风洗池①台头:犹柜台。原诗
-
江月照我心,江水洗我肝。端如径寸珠,堕此白玉盘。我心本如此,月满江不湍。起舞者谁欤,莫作三人看。峤南瘴毒地,有此江月寒。乃知天壤间,何人不清安。床头有白酒,盎若白露漙。独醉还独醒,夜气清漫漫。仍呼邵道
-
白居易《长相思》,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题解】 此词是抒发 闺怨 的千古名篇,构思新颖奇巧。它写一位女子在月夜独倚高楼,眺望远逝的流水,想念着远在江南的爱人,思极转恨的离情别绪。 上阕全是写景,暗寓恋情。表面是汴水、泗水不断流淌,直至瓜洲
-
紫貂裘暖朔风惊,潢水冰光射日月。笑语同来向公子,马头今日向南行。
-
良友呼我宿,月明悬天宫。道安风尘外,洒扫青林中。削去府县理,豁然神机空。自从三湘还,始得今夕同。旧居太行北,远宦沧溟东。各有四方事,白云处处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