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相见,忽而盛开
我们相见,忽而盛开
一
路不在脚下,而在心里。心有多远,路就有多宽。脚下没了路,还可以回头,转向,另辟蹊径。心里若没了路,就如置身迷雾之中,永远看不清尽头。你不是悲情主角,无须自怨自艾,删繁从简,给心一个出口,再坏的情绪也能变得美丽。
生活总是很戏剧化,你永远料想不到下一秒会有怎样的一幕上演。也许表面上对你掏心掏肺的人,不知何时就在背后捅了你一刀。你若没有足够的识人能力,那么就应有一颗强大的心。可以禁得起欺骗,受得住背叛,看得轻伤害,不忘初心,淡然处之。
曾经,喜欢一朵花开得绚烂,后来,喜欢一片落叶的静美;曾经,喜欢着素白纯净的冬,后来,喜欢风韵独厚的秋;曾经,以为最好的感情是十指相扣,白首不离。后来,知道最好的感情不过是一粥一饭,一朝一夕。或许,在时间面前,任何语言都会显得苍白无力。只有经过时间沉淀的,才是最美的东西。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或多或少、或明或暗的缺点。每个人都会老去,也终将拥有锈迹斑斑,靠药物去修补的残破身躯。我们又何必要求自己拥有的人、物、事都完美无瑕,没有缺点呢?看得惯残缺,是一种人生历练,更是一种智慧。学会忍让,懂得包容,纵然不完美,亦能是完美。
有一个自己的小窝,虽不豪华富丽,却足以休憩养心,遮风挡雨。有一份工作,不好亦不坏,基本能养得起自己。有几个朋友,不多亦不少,能陪你哭笑,读懂你的心事。虽不是富豪,但家人平安喜乐,闲适快意。简单的幸福,想想这般,便已足矣。感谢阳光,感谢大地,感谢时光,感谢更好的自己!
那些自以为割舍不断的牵念,顺着光阴的绳索,终于晃晃悠悠地攀岩而过。曾经坚硬如石的外壳,久而久之,打磨成了一团柔软的云朵。淡然、平和,是岁月的恩赐,是灵魂的丰盈,是朝夕里的心安。一程山水一程歌,生命最美的姿态和处境无关,却与心境有染!
皈依是给流浪的心找一个停泊的港湾,是给浮躁的心放一个假。皈依是删繁从简,放空思绪后的云淡风轻。是任它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明月的淡定从容。皈依是一盏清茶,一方净土,一份心安。真正的皈依不是遁入空门,而是看透、看淡、自省、自足。
那些荒芜的日子,让我们终于学会了拒绝。比如,拒绝去做毫无意义的事情;比如,拒绝毫无回报的付出;比如,拒绝金钱的诱惑;比如,拒绝暧昧,拒绝虚假,拒绝悲伤,拒绝欲望。拒绝,让人清心寡欲,活得更为洒脱;拒绝,让人认清自我,生活得细水长流;拒绝,不是一种俗气,而是一种适可而止的美。
现实就是一场戏,看得太透的人往往不容易获得幸福。而看不透的人,又容易纠缠其中与自己为敌。所以,要想获得幸福,就必须既不太聪明,也不能太傻,介于两者之间,刚刚好。
所谓故事,总带有几分虚假的成分。其实,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一个故事呢?台前幕后,虚虚实实,谁又明了呢?听故事的人永远不明白,为什么讲故事的人讲着讲着就笑了。讲故事的人也永远不明白,为什么听故事的人听着听着就哭了。
最美的故事结局应该是,相见时分,微微一笑,波澜不惊,各安天涯。想与不想,念与不念,统统留在回忆里,待续。或许,没有结局的结局才是最好的结局,比浓墨重彩的渲染更令人回味。
这世界上总有一种人,他们在绝望中生出希望,在挫败中学会坚强;他们努力追逐,无悔活着;他们跌跌撞撞,做挚爱这个世界的人。与那些鲜衣怒马、功成名就的人相比,他们才是这个世界上活得漂亮的人。
当所有的言语都不足以诠释自己的心情时,那就学会沉默吧。沉默是阴雨过后的一方晴空,是历尽沧桑后的豁达一笑。沉默不是怯弱,不是人云亦云的附和。沉默是内敛,是懂得,是宽容,更是一种人生处世的智慧。
二
在最不懂爱的年纪去爱了,爱到极端,爱到歇斯底里,爱到花光所有的力气。在最该爱的年纪却又不敢去爱了,怕身负漩涡,怕不能自已,怕依旧无力改写结局。在爱情的沼泽地里行走,又有多少人为此身不由己呢?只愿有那么一种爱情,不是因为那个人有多少名利财富,也不是因为年纪到了便随便挑拣一个,而是因为彼此相爱,所以在一起,在一起,一直在一起!等到容颜迟暮,青丝染白,时光慢慢老去,还要在一起!
爱,其实很简单。就是在合适的时间,找一个合适的人在一起。春日赏花,夏日听雨,秋踩落叶,冬日踏雪,一起走过每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四季。倘若再加上理解、懂得、谦让、包容做调味剂,这条路会更加芬芳四溢。
缘分是个很奇妙的东西,它能将两个看似毫不相干的人牵系在一起。相遇、相识、相知……兜兜转转,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缘使然。你要相信,若是有缘,那个时光彼岸的人,不管暮雪千山,还是沟壑万里,终有一天会与你相见。
看过这样一句话,“我们从未在一起过”和“最后我们没有在一起”哪个更遗憾呢?其实,想来是后者吧!人总是有这样的共性,付出了就不甘心得不到同样的回报,相爱了就不甘心不能爱到最后。遗忘,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因为会想念,因为会不舍,因为会不甘,所以连回忆都带着沉重的色调。即便若干年后一切成了云烟,但那些沉淀下来的记忆,被无意间触及时,还是会隐隐作痛。或许留白才是最好的故事结局,没有希望,就没有失望,更不会绝望。亦如顾城所说,为了避免结束,我避免了一切开始。
永远不要过于依赖一个人,因为他(她)一旦离开,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整个精神支柱。当生命的底色变成一片灰暗,你该拿什么独自面对整个世界呢?姑娘,勇敢一些,愿你独立坦然地走下去。做自己的公主,宁可在自己的世界里孤独沉睡,也不要卑微地去迎接窗外的阳光。
总有些东西是你心心念念想要得到的,如闪着迷人光芒的钻石。可是,当有一天你费尽心思得到了,却发现那颗钻石不过是普通的石头。
过于美好的东西往往是短暂的,来时大张旗鼓,走时迅疾如潮。像昙花,像烟火,像泡沫,像青春,像人与人之间的初见。
你要相信,总会有那么一个人。他(她)会包容你的过去,接纳你的现在,参与你的未来。他(她)也许不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适合你的。一条路走得太久,不懂得转弯,难免会撞几次墙。脚下的坑坑洼洼,不懂得绕过,难免会跌得鼻青脸肿。可是,没关系,你知道他(她)最终会来就好。
每个人身边都有自己的摆渡人,他们会在你落水时突然出现,又会在河的彼岸消失不见。他们不是备胎,而是你的摆渡人,带着你从痛苦的沼泽地,驶向明媚的百花园。学会以爱的名义感谢从你的世界路过的人,他们也许就是你的摆渡人。
-
荑荻散人 《玉娇梨》是继《金瓶梅》后较早的文人创作小说之一,又名《双美奇缘》,并曾以《两个表姐妹》为名,流传于欧洲。作品题荑荻散人编次,作者的真实姓名不可考。全书二十回,约十五万字。 《玉娇梨》成书于
-
题解 《后出师表》是《前出师表》的姊妹篇,写于建兴六年(228年)。当时正是第一次北伐失败之后,大臣们对再次北出征伐颇有异议。为了排除这些异议,坚定朝野北伐的决心,诸葛亮写下了此表。 原文 先帝虑汉、
-
《秋胡戏妻》全名《鲁大夫秋胡戏妻》,主要颂扬古代劳动妇女的婚姻道德观,批判男子在男女关系上的不严肃态度。 剧中的主人公是破落财主罗大户的女儿梅英。她自小受的是封建的传统教育,读过毛诗,深知道德人伦。在
-
病态美读自古至今画家的画作,能感受到其意蕴之美,感受到一脉相承的传统儒释道精神,当然还能感受到画家独特的个性。细想起来,那些熠熠闪
-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纳兰性德山一程, 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 雪一更, 聒碎
-
这首诗第一句写养蚕的辛勤劳苦。诗人在这里没有过多地描写养蚕的过程,只是用“辛勤”与“得茧不盈筐”互相对照,突出了蚕事的艰辛。人们心中充满了怨恨,因此诗人在下句说这些养蚕人“灯下缥丝恨更长”。这句诗用茧丝来比喻蚕农的恨,既形象又贴切。劳动
-
司马迁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1) ,而秦舞阳奉地图匣 (2) ,以次进。至陛 (3) ,秦舞阳色变振恐 (4) ,群臣怪之。荆轲顾笑舞阳 (5) ,前谢曰 (6) : “北蕃蛮夷之鄙人 (7) ,未尝
-
题画竹郑燮 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这是郑板桥在自己的一幅画竹图上所题的诗。全诗短短四句,全以淡语出之,却蕴含了极其深刻的艺术哲理,可说是一首绝妙的画论诗。
-
言足以复行者常之,不足以举行者勿常。不足以举行而常之,是荡口也。
名言: 言足以复行者常之,不足以举行者勿常。不足以举行而常之,是荡口也。 注释: 复行: 履行。荡口: 徒费口舌。 句意: 说的话是能够办到的, 就不妨常说; 不能办到的, 就不要老讲。若是做不到还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