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代》鉴赏
作者: 李允文
王统照
这时代,火与血浇洗着城市与乡村的气骸。
古旧的树木被砍作柴薪再不能夭矫作态。
金属弹飞声,长久,长久征服了安静的田园,沉落在洪流中,波澜壮阔,能合着起伏的憎,爱。
铁蹄践踏下,疫疠,饥饿,战争决定的命运“活该”?
如涂蜜的温言,与饱了肚皮的伪善,抛弃了在不值钱的尘埃;尘埃下掩没了褴褛的衣衫。包藏着战败者的骨灰在过去的足迹下长埋。
幽林中仍响着地下泉的活流,永鸣着和谐。
在无名英雄的墓底,有力以上的庄严市街、村落,与高耀着生活憧憬的明光映闪,浮动。
全飘在地下泉的进行音上,新创造的世界。
化迹的骨灰从马蹄深处升起,遥现光彩,天半的绮虹,横束住白电与黑汽的云霭。
希望之光是新燃起的一支风雨中白烛,这时代,火与血浇洗的地方是待燃的烛台。
一九二八年九月
这时代写于一九二八年。正值中国新潮拍岸,乱云飞渡的年代,其主旨在结句:“火与血浇洗的地方是待燃的烛台”。在立意上也是作者“一段精神命脉骨髓”处。王统照在“火与血”中看到希望之光,那光像“一支风雨中白烛,”虽然微弱,但毕竟给深沉的暗夜带来黎明的曙光!”幽林中仍响着地下泉的活流。永鸣着和谐”,与鲁迅先生的“地火在运行”,二者取法意象,实为两喉一歌。只不过在命笔情绪上,一为“促拍”,一为“慢声”而已。
粗读这时代,觉得平平。单维思致、单一模式、单一层次、单一色彩。不过是那个时代的“应制”时文,弄潮小令。可仔细品味,豁然悟得它笔具四面:就内涵而言,时的一面(昔日、今日和明日),事的一面(“火与血”),情的一面(呼唤“新创造的世界”的心声),理的一面(只要有“火与血浇洗”,“烛台”上的白烛就必然要燃起!只要燃起,就有希望之光!其间烛台愈大,白烛愈多,燃起的光就愈加煌然!灿然!实则,尚不写这四面。就形式而讲,墨分五色,多致多彩,从五色中透出五味来。一个层次一种味道。叙语的时隐时显,色调的时明时暗,意象的时宏时微,句势的时张时弛,点染的时疏时密,恰如前人说的“文章书画总属一理,必于一笔之中,各具四面,一句之内,必分数层,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也”。通观全篇,峰回路转,花溪回环,给人以“永鸣着和谐”之感。以象征命意,以比喻造句,借自然景物的时情时态,抒发朴素真挚的内心感受。在“火与血”中“古旧的树木”(比喻旧的意识,旧的事物)的“再不能夭矫作态”,安静的田园被金属弹的飞声打破、铁蹄的践踏、涂蜜的温言、饱腹的伪善、这洪流、这现状、这时代的脉搏,都“合着起伏的憎、爱”!“火与血”的现实下,仍有明光可憧憬!那“地下泉的进行音上”,有“新创造的世界”!这便是作者对“这时代”的感受,是他的内心独白,希望所在!
这时代,人民文学出版社曾选入王统照诗选,诗和散文诗,虽有明显的界定,但毕竟存在着诗中有文,文中有诗的模糊性,遂令它的归属产生“岐义”。散文诗虽不是泊来品,但“五四”以来的散文诗,的确受“外来货”的刺激和影响。“五四”之后,中国散文诗基本上也是走着波特莱尔的路子。波特莱尔论道:“在那雄心万丈的岁月里,我们中哪位不曾梦想诗的散文的奇迹呢?即富于音乐性,没有音律和韵脚,对比强烈,相当弹性,足以适应灵魂的抒情律动,梦幻的起伏和意识的惊跳”(转引自莫渝略谈散文诗)。这篇小品除了还保留诗的韵脚,其余征性不正符合波特莱尔关于散文诗的论述么?时代在发展,中国当代的散文诗,便不同于二十年代乃至建国初期的散文诗。当代散文诗,较之这时代也许更活鲜、更灵动、更深远、更多致。这是由时潮云涌、思潮多维,观念剧变所致。因此,如果将这时代置于二十年代中国现代散文诗的艺术背景上去看,它还是有具有较高水准的佳品。
-
杜甫的诗《客至》描绘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客人的到来,表达了寂寞和思乡之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朴实的语言,诗人将自己沉浸在深情的笔墨之中。他以客人的到来为契机,回忆过去的故人和他们的离别,抒发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寂寞。诗篇中所描绘的景象,颇具写实性,能够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整首诗以实情为基调,充满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过去的回忆。同时,诗中也体现了作者那种独立自主的人格魅力。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杜甫真挚的情感和他对友人的真挚问候。
-
魏王大瓠实五石,种成濩落将安适。可怜公子持十牛,海上三年竟何得。先生少负不羁才,従车数到单于台。天山直欲三箭取,白衣将军何人哉。夜逢怪石曾饮羽,戏中戟枝何足数。誓将马革裹尸还,肯学班超苦儿女。封侯卫霍
-
此词上片从游湖写起,讴歌春色,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鲜明的早春图;下片则一反上片的明艳色彩、健朗意境,言人生如梦,虚无缥缈,匆匆即逝,因而应及时行乐,反映出“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寻欢作乐思想。作者宋祁因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而名
-
词的上片即景抒情,抒发了对兄弟之间长期不得相见的深深感慨和对弟弟的深切怀念,下片追忆从前,希望能有机会到京城与弟弟见上一面,并想象兄弟相会汴京的欢悦情景。 第一句就说“清颍东流”,很符合他这种“、喜临水”的爱好。当时京师与颍州之间的
-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诗经·郑风》 这是一首反映男女野合的爱情诗。诗共两章,章法和内
-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
君平曾卖卜,卜肆芜已久。至今杖头钱,时时地上有。不知支机石,还在人间否。
-
青衫匹马万人呼,幕府当年急急符。愧我明珠成薏苡。负君赤手缚于菟。观书到老眼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万里云霄送君去,不妨风雨破吾庐。 作品赏析【注释】①部曲:部属。据刘克庄《后村诗话·后集》:“辛稼轩
-
古文·避风岩记 张明弼避风岩在端州之北三十里
-
《牡丹·奉陪颖叔赋钦院牡丹》咏牡丹诗鉴赏 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