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有蔓草》鉴赏、赏析和解读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诗经·郑风
这是一首反映男女野合的爱情诗。诗共两章,章法和内容基本相同。
首二句写景:“野有蔓草,零露溥兮。”溥(tuan):形容露水结成水珠,下段的瀼瀼(rang)指露水多的样子。野地里青草绵延,草叶上露珠晶圆,这是仲春清晨的景象。它为一对情侣的巧遇提供了一个典型的活动环境。按照古代的婚姻礼俗,早春二月正是青年男女自由相会的美好佳节: “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周礼·地官·媒氏)所以,这二句诗既是即景起兴,又是人物相遇的特定时、地背景的交代,正如朱熹所说:“男女相遇于野田草露之间,故赋其所在以起兴。”(诗集传)
三、四句写人:“有美一人,清扬婉兮。”这个写法很高明,作者避开了对美人的正面铺叙,采用了一种较为空灵虚化的手法,突出描述了姑娘的眼眉。 “清扬”即清明,形容眼睛的明媚传神。据世说新语·巧艺载,东晋画圣顾恺之画人像,常数年不点睛。他认为“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指目睛)中。”鲁迅也说过:“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这二句诗的精炼,不仅“以少总多”地写出了美人的风韵神采,而且还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足够空间,可以对姑娘的美丽自由地加以联想补充。它对后世诗歌创作中“遗貌取神” “虚处着墨”等手法的形成,有着始创的开启作用。
绿野、红粉相得益彰,此景、此人意外相遇,小伙子的激动之情化作了对姑娘的大胆追求:“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邂逅相遇,与子偕臧。”“臧”通“藏”。——碰巧与你来相遇,真是遂了我的心和愿;碰巧与你来相会,和你共藏两心欢。于是,他们双双迅速地隐没在那野田丛草的深处了。全诗的结尾含而不露,耐人寻味。
这首小诗真实地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爱情生活的一个风俗侧面,格调明朗欢快,具有轻喜剧的色彩。
-
绝岸风威动,寒房烛影微。岭猿霜外宿,江鸟夜深飞。独坐亲雄剑,哀歌叹短衣。烟尘绕阊阖,白首壮心违。
-
玉女心经须得二人同练,互为臂助。第一步,先得练成本门各项武功;第二步是学全真派武功;第三步再练克制全真派武功的玉女心经。 玉女剑法果然是全真剑法的克星,一招一式,恰好把全真剑法的招式压制得动弹不得,步
-
祖帐管弦绝,客帆西风生。回车已不见,犹听马嘶声。晓发柳林戍,遥城闻五鼓。忆与故人眠,此时犹晤语。
-
孔子观于吕梁 ① ,悬水三千仞, 流沫四十里,鼋鼍 ② 鱼鳖之所不能游也。见一丈夫游之,以为有苦而欲死也,使弟子并流而拯之。数百步而出, 被发行歌, 而游于塘下。孔子从而问焉, 曰: “吾以子为鬼,察
-
这是一首闺怨之作,写闺中少妇的相思之情。开头四句写女子爵愁的起凼。“泥金简…‘臼玉环”是溥情郧的曾用之物,睹物思人,回忆往事,愈发牵出了几番愁怨。“景阑珊”以下三个鼎足对句,铺垫了“好光阴等闲”,表现女子容颜渐老,虚度年华的悲哀。结句“
-
黄醅绿醑迎冬熟,绛帐红炉逐夜开。谁道洛中多逸客,不将书唤不曾来?
-
素与临邛令王吉相善,吉曰:“长卿久宦游不遂,而来过我 [1] 。”于是相如往,舍都亭 [2] 。临邛令缪为恭敬 [3] ,日往朝相如。相如初尚见之,后称病,使从者谢吉,吉愈益谨肃。临邛中多富人,而卓王
-
开篇“白羽”两字就点明边塞军情紧急,古时军事文书插上鸟羽,表示此书十万火急,须像飞鸟一样迅速传递,故称羽书或羽檄。“霜”字既形容鸟羽之白,又烘托塞外之寒,而且还暗含形势险峻的意味。首句勾勒出一幅信使带着那份如含严霜的羽书,冒着塞外的寒风
-
金杯缓酌清歌转,画舸轻移艳舞回。自叹鶺鴒临水别,不同鸿雁向池来。
-
山月皎如烛,风霜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