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六朝散文·诸葛亮·隆中对》原文鉴赏
汉魏六朝散文·诸葛亮·隆中对原文鉴赏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2, 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3,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4,利尽南海5,东连吴、会6,西通巴蜀7,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8,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国之以成帝业。刘璋闇弱9,张鲁在北10,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11,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12,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13,南抚夷、越14,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15,将军则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16,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17?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注释】 1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驻守新野(今河南省境内),急需智谋之士辅佐。经过司马徽,徐庶的介绍,前往襄阳(今湖北省襄樊市)西郊隆中,三次向诸葛亮求教,诸葛亮为其诚意所感动,决定出任刘备的军师,并针对当时错综复杂的情况,提出了三国鼎立,联吴抗曹的策略。江东:长江在安徽省芜湖市与江苏省南京市之间,由西南流向东北,因而习惯上称自此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为江东。三国时为孙权的辖区。3国险:国家的地势险要。民附:人民归顺。4荆州:东江末年,州治在今湖北省襄樊市。辖境约当今湖北、湖南两省及河南、贵州、广东、广西等省一部分。汉:汉水,长江最长的支流,源出陕西省宁强县,流经陕西省南部、湖北省西北部和中部,在武汉市流入长江。沔(mian):即沔水,古代通称汉水为沔水,一说汉水北源出自陕西省留坎县的为沔水,西源出自宁强县的为汉水。5南海:泛指南方滨海地区。6吴:吴郡,东汉时郡治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辖境约当今江苏省长江以南,大茅山以东及浙江省一部分。会(kuai):会稽郡,东汉时郡治在今浙江省绍兴市,辖境约当今江苏省一部分、浙江省大部分和福建省。7巴:巴郡,汉时郡治在今四川省重庆市,辖境约当今四川省旺苍、西充、永川、綦江等县以东地区。蜀:蜀郡,汉时郡治在今四川省成都市,辖境约当今四川省松潘县以南,北川、彭县,洪雅等县以西,峨边,石棉等县以北,邛崃山、大渡河以东、及大渡河与雅砻江之间康定以南,冕宁以北地区。8殆:大概。资:帮助。刘璋:字季玉,江夏郡竟陵县(今湖北潜江县西北)人,继其父刘焉为益州牧,汉献帝建安十六年(211年)迎刘备入蜀,使击张鲁,其后刘备回军进攻成都,他投降后被安置在南郡公安县(今湖北省公安县)。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夺取荆州,任命他为益州牧,驻秭归(今湖北省西部),后病死。闇(an):愚昧、糊涂。10张鲁:字公祺,沛国丰县(今江苏省沛县)人,道教创始人张陵之孙。益州牧刘焉任命他为督义司马,他袭杀刘焉的别部司马张修,占据汉中,后投降曹操,任镇南将军,封阆(lang)中侯。11存恤:体谅。12胄(zhou):后代。这里指刘备为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人。13诸戎:泛指当时我国西北少数民族。14夷:泛指当时我国西南少数民族。越:泛指当时我国南方少数民族。15宛:宛郡,郡治在今河南省南阳市。洛:今河南省洛阳市。16秦川:即关中地区,今陕西省、甘肃省秦岭以北平原地区,因春秋、战国时地属秦国而得名。17箪食(dansi):用竹器盛着食物。壶浆:用瓦壶盛着饮料。
【今译】 自董卓之乱以来,有才能的人都纷纷起兵,占据州、郡的数不胜数。曹操与袁绍相比,名气小,兵员少,可曹操竟能打败袁绍,从弱小转为强大,这不但是机遇,也是主观努力的结果。现在曹操已经拥有百万之师,并挟持皇帝来对各路诸侯发号施令,因此,不能与曹操用武力争雄。孙权占据江东地区,已经经历了父兄三代的苦心经营,地势险要且人民依附,贤能之士皆为之用,他可以作为外援而不可去图谋。荆州北面控制汉水、沔水流域,能够获得南方滨海地区的物产,东面连接吴郡、会稽郡,西部通向巴郡、蜀郡,这是兵家必争之地,可是它的主人却不能守住它,这恐怕是上天用以资助将军您的,将军对这块地盘是否感兴趣呢?益州关塞险要,土地肥沃辽阔,物产丰富,当高祖凭借它建立了帝王功业。刘璋昏庸无能,张鲁占据着他的北面,百姓富足,但他们却不知道安抚,有才能的人都盼望着有一个贤明的人统治他们。将军您是皇帝的后代,诚信仁义天下闻名,广泛结交英雄,搜罗贤士,如果能占有荆州和益州,守住它的险要之处,西面同诸戎和好,南方安抚夷、越诸族,对外结好孙权,对内修明政治,一旦天下形势发生变化,那么派员上将率军指向南阳、洛阳,您自己率领人马前往关中地区,老百姓谁能不用竹器盛食物,用瓦壶盛饮料来迎接将军呢?果真这样,那就大业可成,汉室可兴。
【总案】 诸葛亮的一席话,一下子就道明了刘备在当时的处境和应取的志向,当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已得天时,孙权拥有江东,已得地利,刘备以仁义诚信闻名于天下,已得人和,如果能占领荆州与巴蜀,再以帝王之后的名义召令天下,那也就能将天时、地利与人和集于一身了。刘备在狼狈不堪之际,诸葛亮为其制定了占据荆州、巴蜀,联合孙权,共同抗曹操的方略,为刘备的生存及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这一点看,诸葛亮“卧龙”的雅号是名副其实的。也不枉了刘备三顾草庐的一片诚心。
-
弈秋 ① ,通国 ② 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 唯弈秋之为听; 一人虽听之, 一心以为有鸿鹄 ③ 将至, 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 弗若之矣。为 ④ 是其智弗若与? 曰: 非
-
乖阙意方弭,安知忽来翔。累日重欢宴,一旦复离伤。置酒慰兹夕,秉烛坐华堂。契阔未及展,晨星出东方。征人惨已辞,车马俨成装。我怀自无欢,原野满春光。群水含时泽,野雉鸣朝阳。平生有壮志,不觉泪沾裳。况自守空
-
我昔尝为径山客,至今诗笔余山色。师住此山三十年,妙语应须得山骨。溪城六月水云蒸,飞蚊猛捷如花鹰。羡师方丈冰雪冷,兰膏不动长明灯。山中故人知我至,争来问讯今何似。为言百事不如人,两眼犹能书细字。(径山夏
-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酒伴来相命,开尊共解酲。当杯已入手,歌妓莫停声。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二年级能背的古诗词,内容包括二年级必背古诗二十首,二年级必背古诗30首,小学生必背古诗二百首。《鹿柴》 唐 王维: 空 山 不 见 人,但 闻 人 语 响。 返 景 入 深 林,复 照 青 苔 上。 《别董大》(其一) 唐高适 千
-
这首诗是《红楼梦》中林黛玉惜“古史中有才色的女子”的寄慨之作。林黛玉自谓:“曾见古史中有才色的女子,终身遭际令人可欣、可羡、可悲、可叹者甚多,……胡乱凑几首诗,以寄感慨。”恰好被贾宝玉翻见,将这组诗题为《五美吟》。《五美吟·明妃》就是其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中国古诗词竹石英译,内容包括竹石古诗词的译文,古诗文<竹石>的译文到底是怎样的有没有人给个详细的答案,古诗:题诗后竹石的译文。竹石 (清)郑燮 yǎodìngqīngshānbùfàngsōng 咬定青山不放松, lìgēnyuánzàipòyánzhōng 立
-
《战国策》 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 ② ,以招贤者,欲将以报仇 ③ 。故往见郭隗先生曰 ④ :“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得贤士与共国 ⑤ ,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敢
-
【名句】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丘陵学山不至于山 语出汉代扬雄《法言·学行》。百川流行不息,所以至海;丘陵止而不动,所以不至山。比喻学习勤奋则有进步,停滞不前则无成。
-
朝与周人辞,暮投郑人宿。他乡绝俦侣,孤客亲僮仆。宛洛望不见,秋霖晦平陆。田父草际归,村童雨中牧。主人东皋上,时稼绕茅屋。虫思机杼鸣,雀喧禾黍熟。明当渡京水,昨晚犹金谷。此去欲何言,边穷徇微禄。 作品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