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衣大布而补之》鉴赏
作者: 张家顺
庄周
庄子衣大布而补之(1),正緳系履而过魏王(2)。魏王曰:“何先生之惫邪(3)”庄子曰:“贫也,非惫也。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4),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王独不见夫腾猿乎?其得柟梓豫章也(5),揽蔓其枝而王长其间(6),虽羿、蓬蒙不能眄睨也(7)。及其得柘棘枳枸之间也(8),危行侧视,振动悼栗(9),此筋骨非有加急而不柔也(10),处势不便,未足以逞其能也。今处昏上乱相之间而欲无惫,奚可得邪?”
作为一个思想家的庄子经常创造一些超然物外逍遥游的奇异的神话,似乎可以齐生死、泯得失,不食人间烟火,抛却人间烦恼,然而,作为现实社会中的一员,他却不能逃避现实中的问题,当他向监河侯贷粟遭拒绝的时候,当他穿着破衣烂衫受人奚落的时候,他就很难超然了,他也有激愤,有不平,也会骂人。这是庄子人格的另一面。
节选自庄子·山木篇的这一段所表现的正是庄子对社会的指斥,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位老夫子原来也是一个极有棱角,极有血性的一个人。他十分清贫:“衣大布”尚且要打补绽,见魏王时要“正緳系履”,可见其“衣弊履穿”的贫寒之状。魏王见其贫寒,遂谓之“惫”,庄周郑重地辨析“贫”与“惫”的不同,表明了庄子真正的悲剧还不在于生活的贫困,而在于“有道德不能行”,在于主观的理想与客观现实之间的根本矛盾。
于是庄子用一个十分生动形象的比喻说明自己的悲剧性的处境。一只腾猿,如果生活在“柟梓豫章”这些高大的乔木林中,它可以“揽蔓其枝而王长其间”,处在一个绝对自由的领域,随心所欲,无所顾忌,“虽羿、逢蒙不能眄睨也。”这是庄子追求的理想境界。庄子所创造的很多神话般的境界,很多超然的境界都与之相通。可悲的是这个“腾猿”,却被迫处在“柘棘枳枸”这类低矮的充满棘刺的灌木丛中,它无从施展,“危行侧视”,“振动悼栗”,时时战战兢兢的,活得太累也太乏味,这就是它的不幸与悲哀。庄子用这个比喻说明他的处境:“今处昏上乱相之间”,他也感到太累太乏味了。这才是“惫”,是他真正的悲剧。
庄子的理想境界是否具有进步意义,能否实现,是哲学家们研究的问题。他所表现的傲视权贵的骨气,睿智机敏的才思,尤其是“有道德不能行”的哀怨忧愤之情感,却极容易与后人沟通,使他的这一形象具有了诗一般的动人的魅力。
-
五十江城守,停杯一自思。头仍未尽白,官亦不全卑。荣宠寻过分,欢娱已校迟。肺伤虽怕酒,心健尚夸诗。夜舞吴娘袖,春歌蛮子词。犹堪三五岁,相伴醉花时。
-
为爱碧鲜亭,入夏叩叩至。台榭竞生烟,独有清凉意。高冈凤不来,幽人此沉醉。
-
作于:(1933年) 三月《鲁迅日记》1933年3月2日:“山县氏索小说并题诗,于夜写二册赠之。”山县氏即山县初男。
-
屈原 后皇嘉树, 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 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 更壹志兮。 绿叶素荣, 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 圆果抟兮。 青黄杂糅, 文章烂兮。 精色内白, 类任道兮。 纷缊宜修, 姱而不丑兮。
-
新小说派*中的一个流派。亦称“主观现实主义”或“心理现实主义”。代表作家是娜塔莉娅·萨罗特*。此外,尚有玛格丽特·杜拉丝*、克洛德·
-
【3614】怎样保障党员权利(党内政治生活丛书之一,本书编写组编著,党建读物出版社,7 8万字,2018年4月第1版,9元)△党员权利是什么,如
-
写船行过程中欣赏斜阳映山的景色。“碧酒时倾一两杯,船门才闭又还开。”这两句意态安闲从容,画出在缓缓舟行中边饮酒边观赏景色的情景。“才闭又还开”,暗示一景刚过,一景旋来,启下两句。“好山万皱无人见,都被斜阳拈出来。”中国古代山水画,常用力
-
【提示】 项籍(前232—前202),字羽,是灭秦的关键人物,同时也是楚、汉战争中最主要的人物之一。在秦末农民起义的大潮中,项羽凭着无与伦比的勇力和过人
-
老舍《北京的春节》原文 《北京的春节》用优美的文笔描绘了北京春节的民俗,包括前后不同的日程,节目,玩艺,吃食,礼仪,景观等等。可以说,是关于北京春节的小百科全书。 值得注意的是,在文章的最后,老舍写了
-
何处人事少?西峰旧草堂。晒书秋日晚,洗药石泉香。后岭有微雨,北窗生晓凉。徒劳问归路,峰叠绕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