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与为政智慧
【4309】中华传统文化与为政智慧
(周桂钿著,中国方正出版社,11.7万字,2015年2月第1版,18元)
7章:[1]以民为本;[2]为政以德;[3]和而不同;[4]浩然正气;[5]义利之辩;[6]知行合一;[7]尊贤使能。
民本三大特点:[1]倾听群众意见;[2]以善为主,不轻信多数;[3]通过协商,照顾少数利益。
“先生者”,觉悟最早的人;“后生者”,觉悟晚一些的人;“不生者”,至死不悟的人。
用理想主义来管理公司,必将破产;用以治理国家,也必将亡国。
人民想要的,替他们办到;人民反对的,不要强加给他们。得民心也。
古人云:“世人如何不心安,只因放纵欲望船”。
宋代陆九渊:“事之至难,莫如知人;事之至大,亦莫如知人”。
有“德”无“才”,等于有舵无桨,船难以启动;有“才”无“德”,等于有桨无舵,船会迷失方向。也就是说,离开“德”,“才”就失去了正确的方向;没有“才”,“德”就成为空洞的东西。所以,必须使德才兼备,二者不能偏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也要学习,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的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中国的今天是从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发展而来的。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
-
【注释】 选自《孟子·公孙丑上》。 镃(zī)基:锄头。 势:形势,时势。 时:农时。 【赏析】 齐国人公孙丑是孟子的弟子,他向老师请教齐国能否取得天下,孟子认为,与周文王统一天下相比,齐国取得天下易
-
眼明初见淮南树,十客相逢九吴语。旅程已付夜帆风,客睡不妨背船雨。黄柑紫蟹见江海,红稻白鱼饱儿女。殷勤买酒谢船师,千里劳君勤转橹。系舟淮北雨折轴,系舟淮南风断桥。客行有期日月疾,岁事欲晚霜雪骄。山根浪头
-
风李峤【原文】解落三秋叶[1],能开二月[2]花。入竹万竿斜[4]。过[3]江千尺浪,【注释】[1]解落:吹落,散落。三秋:秋季,一说指农历九月
-
磨剪子戗菜刀的老白“磨剪子喽戗菜刀——”我开始注意这样一句吆喝声,始于观看现代京剧《红灯记》。在《红灯记》中,有一个老地下党,用磨
-
【3032】地球的法则:21世纪地球宣言(〔美〕斯图尔特·布兰德著,叶富华、耿新莉译,中信出版集团,31 4万字,2016年7月第2版,68元)△全
-
笙歌旖旎曲终头,转作离声满座愁。筝怨朱弦从此断,烛啼红泪为谁流?夜长似岁叹宜尽,醉未如泥饮莫休。何况鸡鸣即须别,门前风雨冷修修。
-
阳春三月,大江南北已是一派春风拂面、杨柳依依的大好春光。可身处河西走廊最西边的阿克塞仍然感受不到春的气息,处处春寒料峭、草木干枯。
-
河阳花作县。秋浦玉为人。地逐名贤好。风随惠化春。水从天汉落。山逼画屏新。应念金门客。投沙吊楚臣。
-
素萼迎寒秀,金英带露香。繁华照旄钺,荣盛对银黄。琮璧交辉映,衣裳杂彩章。晴云遥盖覆,秋蝶近悠扬。空想逢九日,何由陪一觞。满丛佳色在,未肯委严霜。
-
七十而致仕,礼法有明文。何乃贪荣者,斯言如不闻?可怜八九十,齿坠双眸昏。朝露贪名利,夕阳忧子孙。挂冠顾翠緌,悬车惜朱轮。金章腰不胜,伛偻入君门。谁不爱富贵?谁不恋君恩?年高须告老,名遂合退身。少时共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