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箭》鉴赏
作者: 徐红兵
李华岚
弓箭弓箭,人们总连在一起讲。是的!该连在一起讲。因为他们懂得真正的关切和依恋——为了战斗,他们不惜离别。
战斗的时刻到了。“绷!”弓呐喊道,为箭鼓劲,“嗖!”箭呼应着,奋勇直前。
如果要我指出爱情的确切的象征,我决不指鸳鸯,更不指菟丝和女萝。我要指他们——弓和箭。
寥寥百余字,立意深刻,诗艺精湛,可谓短小精悍。弓箭无疑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美散文诗。
“弓箭弓箭,人们总连在一起讲。”从它们的依存关系来看,弓和箭是紧密相连的。我们不能设想,如果只有弓而没有箭,弓会有什么作用呢?如果只有箭而没有弓,箭文会有什么价值呢?弓为箭而发明,箭为弓而创造,只有它们连在一起的时候才是完整的存在。但是它们存在的真正意义不是永远连在一起,而恰恰是必要时的坚决分离,在战斗的时候能够分离,这才是弓箭的生命价值的升华。这首散文诗艺术构思的可贵之处正在于此,它有力地开掘了弓箭分离的深刻意义,并且巧妙地以此来象征人间真正的爱情。这种爱情不仅互相依恋地连在一起,更重要的是在战斗到来的时候,能够互相鼓励,互相促进,为了崇高的理想而勇于献身,奋勇向前,这才是人间高尚的爱情!
可以看出,这首散文诗的艺术构思相当精巧。弓箭是人们熟悉的,它们既相依又分离的独特关系也是人们熟悉的,正是从人们熟悉的事物中找到在本质上与人们的爱情生活相通的东西作为构思的焦点,这才使这首散文诗获得了感人的艺术力量。除此之外,它的艺术表现也很有特色,以议论开篇,又以议论结束。以议论入诗往往不易讨好,但是这里恰恰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开篇的议论实际上是以议代叙,叙在其中,唯有这样写才能把人所皆知的弓箭关系艺术地表现出来,并且引起了人们的深思。最后一段议论是以否定鸳鸯、菟丝和女萝来反衬弓箭,进一步深化了诗的立意。艺术表现上尤其引人注目的是诗中唯一的一段描写:“战斗的时刻到了。‘绷’弓呐喊道,为箭鼓劲;‘嗖’箭呼应着,奋勇直前。”精练之极!生动之极!传神之极!这段描写不但创造了诗的意境,而且巧妙地将诗中的“议”和“叙”融为一体。作者把弓和箭拟人化了,在二者关系之中注入了对人间真正爱情的理解。移情于物,自然天成。
-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出处】唐王维《 鸟鸣涧 》 【意思】人闲来无事,看桂花飘落, 夜晚静谧无声,春天的山林一片空寂。 桂花:桂花有春花、秋花、四季花等不同 种类,此指春天开花的一种。
-
梨花有思缘和叶,一树江头恼杀君。最似孀闺少年妇,白妆素袖碧纱裙。
-
《八一宣言》是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通称《八一宣言》。“九·一八”事变后,由于国民党执行不抵抗政策,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又大举进攻
-
【5477】地图3000年:从神秘符号到谷歌地图(〔挪威〕托马斯·伯格著,张佳静译,中信出版社,30万字,2021年1月第1版,128元)△10部分:
-
前溪歌 【原诗】:黄葛生烂熳(1),谁能断葛
-
我本畏酒人,临觞未尝诉。平生坐诗穷,得句忍不吐。吐酒茹好诗,肝胃生滓污。用此较得丧,天岂不足付。吾侪非二物,岁月谁与度。悄焉得长愁,为计已大误。二欧非无诗,恨子不饮故。强为酹一酌,将非作愁具。成言如皎
-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是关于描写“绘景状物·季节时辰·夜晚”类的诗句。 平野广阔无边,星斗低垂在它的上空。大江奔流不息,倒映水中的明月随着
-
许有壬登岳阳楼半空轮奂壮巴丘,消得骚人一系舟。云气远携湘雨至,湖光寒入蜀江流。山川信美非吾土,天地无穷有此楼。三十四年如梦过,可怜
-
学之终身,有不能达者矣。于其所达,行之终身,有不能至者矣。|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
《学之终身,有不能达者矣。于其所达,行之终身,有不能至者矣。》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5325】关于学习:古今中外论要选辑(本书编选组,党建读物出版社,10万字,《资治文丛》之一,2020年10月)△5部分:重要论述;时说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