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主观唯心主义
【4100】反对主观唯心主义
(王伟光主编,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4万字,2014年9月第1版,20元)
△5部分:[1]坚持唯物论,反对唯心论:唯物论总论;[2]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论;[3]意识是存在的反映:意识论;[4]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自然观;[5]信息化的世界和世界的信息化:信息论。
〇人类的全部哲学,可以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〇坚持唯物论,反对唯心论,是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哲学基础。坚持唯物论、反对唯心论,在工作实践中,就要坚决反对主观主义。
〇主观主义种种:唯书、唯上、唯旧、唯我、空转、弄虚、浮夸、作假。主观主义必然带来官僚主义;主观主义严重,必然造成官僚主义严重。主观主义的特征是主观与客观相分离,理论与实践相分离。
〇世界的本源是物质,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〇唯物主义对于世界本原和统一性的认识是随着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发展、深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正确地回答了世界本原和统一性问题。
〇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意识的内容是物质世界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的作用。
〇意识形态,是系统地、自觉地、直接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是社会意识诸形式中构成观念上层建筑的部分。在阶级社会里,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集中体现一定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一定阶级服务。
〇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从人的具体的、历史的实践活动出发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对隐藏在人与自然关系背后的人与人的关系的把握和调整,去现实寻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解。
〇信息不仅是物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也是物质世界、人类社会的普遍联系法则作用的结果,并且随着自然界的演化,尤其是人类的出现和社会的发展而日趋复杂化和多样化。信息既源于物质,但又不等于物质;信息与意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能离开人的实践和认识去把握信息。
〇能够减少乃至消除人们在认识事物上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是信息的一个显著而重要的作用。
〇虚拟时空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信息过剩、信息垃圾、信息崇拜、信息异化。
〇“新大众哲学”系列丛书之一。
-
《先秦散文·国语·董叔欲为系援》原文鉴赏 董
-
作者: 宋生贵
-
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 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 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这是一组反映远古时代抢亲情景的民歌。它很像现代电影中的三个特写镜头,将古代社会抢亲的情景和场面反映得淋漓尽
-
《先秦散文·庄子·【附录】·内篇大意》原文鉴赏
-
作者: 李青山周永才 【本书体例】
-
岑参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这首诗写作者西行经沙漠时的感受。题中的“碛”即沙漠。“走马西来欲到天”,说这次西出行程辽远。其中“
-
古文观止·史记·五帝本纪赞 太史公曰①: 学
-
《魏源·《论语》三畏三戒九思箴》原文注释与译文
-
王粲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亲戚对我悲, 朋友相追攀。出门
-
蒙蒙篁竹下,有路上壶头。汉垒麏鼯斗,蛮溪雾雨愁。怀人敬遗像,阅世指东流。自负霸王略,安知恩泽侯。乡园辞石柱,筋力尽炎洲。一以功名累,翻思马少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