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悔录(全新升级修订版)
【3231】忏悔录(全新升级修订版)
(〔俄〕列夫·托尔斯泰著,崔建华译,浙江文艺出版社,7.9万字,2015年6月第1版,21元)
△忏悔录主体创作于1879—1880年,中途因作者精神混乱搁置,至1882年才全部完成。共16章,分:忏悔、质疑&探索、觉察、再看宗教四个部分。
○世界三大忏悔录:托尔斯泰忏悔录、奥古斯丁忏悔录、卢梭忏悔录。
○生命本身没有意义。
所有人类的生命都是有限的循环,从出生开始,发展,成熟,衰老,疾病,最终以死亡终结。从古代至今,没有任何人能逃脱。
然而,超越生命轮回,获得永恒意义的契机,它隐藏在哪里?
○基督教三大宗教:东正教、天主教、新教。
○托尔斯泰热切主张“勿以暴力抗恶”、“道德的自我完善”、“博爱”等观点,人们称之为托尔斯泰主义。
○单纯追求进步,并不是完整的人生。
○完整的生命是什么?短暂的欢愉、狭隘的理解、匆忙的结束。
○活着的狗总比死去的狮子强。
○或无知,或享受,或毁掉,或苟延残喘,人类就用这四种方法来摆脱生命束缚。
○整个人类,成千上万的人仍在忙于生计,却不曾怀疑过生命的意义。
○要用无限来解释有限,或者用有限去解释无限。
○信仰就是生命的驱动力。如果一个人活着,他肯定坚信着某些东西。没有信仰,人就不能生存。
○劳动着的生活便是生命永恒意义的真理。
○科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却是神学。
○所有信仰的本质就是,它赋予了生命一种死亡也不能带走的意义。
○死亡并不排斥生命。
(2017年10月6日晚11:25阅毕)
-
其文博辩而深切,中于时病而不为空言。|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其文博辩而深切,中于时病而不为空言。》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明)黄洪宪 长城古堞俯沧瀛①,百二河山拥上京②。 银海仙槎来汉使, 玉关秋草戍秦兵③。 星临尾部双龙合④, 日照平沙万马明。 闻道辽阳飞羽急⑤,书生急欲请长缨⑥。 【题解】 山海关在秦皇岛市东北15
-
西方文学·马赛尔 法国哲学家,戏剧家,散文家
-
这是诗人从长江北岸的扬子驿坐船渡江到南岸的感怀之作。此诗写的是秋景:船儿随波漂流,晚秋的天空与水都很清净,扬子驿在树林中闪现出来,润州坐卧在起伏的山冈之中,海边和江边都是寒意浓浓,枫树叶落,传来淅沥之声。从江北的“林开扬子驿”到江南的“
-
《水调歌头 渡江》·赵善括 赵善括 山险号北固,景胜冠南州。洪涛江上乱云,山里簇红楼。堪笑萍踪无定,拟泊叶舟何许,无计可依刘。金阙自帷幄,玉垒老貔貅。向兴亡,成底事,几春秋?六朝人物,五胡妖雾不胜愁。
-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 (1) 至桐庐 (2) 一百许里 (3)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 (4) 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 (5) ,猛浪若奔。夹
-
《老子道德经·第九章 功成身退》翻译与解读
-
【名句】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注释与译文]朝菌,一种见了太阳就死的菌类植物。晦朔,本指月初月末,这里犹言早晚。蟪蛄,寒蝉,春生夏死,或夏生秋死。这两句说:朝菌一见太阳就枯死
-
上章乞休致 ① ,戏作念奴娇以自贺 老夫归去,有三径 ② 、足可长拖衫袖。一道官衔清彻骨,别有监临主守。主守清风,监临明月,兼管栽花柳。登山临水,作诗三首两首。 休说白日升天,莫夸金印 ③ ,斗大悬双
-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是一首感怀秦娥之死的诗,通过对箫声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秦娥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展示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悲凉无奈。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怀念秦娥的情感,音律优美动人,旋律悲怆,给人以动容之感。诗人将自己的思情之苦寄托于箫声之上,表达了对秦娥的无尽思念和痛苦。整首诗通过音乐的力量,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深深的痛苦和思念之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