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马赛尔
西方文学·马赛尔
法国哲学家,戏剧家,散文家,评论家,“基督教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 以其有神论的存在主义、以其对种种被外在异己力量禁囚的人类灵魂的痛苦状态的描绘及解脱出路的寻求而著称。生于外交官之家,教过书,写过戏剧和音乐评论; 但未受洗礼,也未接受宗教教育,40岁时突然信奉天主教; 1952年后,一直是法国“道德政治科学学院”院士。
马赛尔首先是一个哲学家。他的思想受到克尔凯郭尔和雅斯贝尔斯的影响,与萨特和海德格尔的无神论存在主义相反,他是有神论存在主义,他的全部创作都是从人格体验方面寻求人类存在的本质及解脱痛苦的途径; 他认为,存在是神秘的,而存在的神秘是不能用理性分析的,正如对上帝的信仰不能抽象地证明而只能靠具体体验一样; 为此,他反对哲学的理论化、体系化,而主张个体化、人格化、神秘化。他的主要哲学著作有 形而上学日记 (1927)、存在的秘密(1952)、存在与有 (1918—1933) 等。
他的戏剧,同其哲学一样,致力于开拓现代文学的宗教主题,因此,他十分注意对上帝的信仰和自我内心体验,在写宗教情感和宗教体验方面,是十分突出的; 信仰、真诚、关心、灵魂、见证、希望、皈依、孤独、绝望、流亡、分离、死亡等往往是其戏剧探讨的主题。主要作品有: 上帝的人 (1925)、火葬室 ( 1925) 、渴望(1938)、密使 (1945)、罗马不再是罗马了 (1951)、克里特的路 (1953)、反偶像崇拜 (1932) 等。
作为一个存在主义作家,同萨特等人一样,他注重从宗教、社会、政治、民族等方面来表现人类的异化以及心灵和意识在异化状态下的痛苦,并寻求解脱的途径; 不同的是,马赛尔主张通过皈依基督来超越异化,虽也强调人的选择,但他的选择与萨特的“自由选择”是完全不同的。他的戏剧,在主题及构思上,往往从某些“问题” (如愤怒等) 转向“神秘” (如爱、宽恕等),他(的结局) 似乎不是要人们凭理性去理解,而是要人们凭直觉去领悟,这同他认为理性是有缺陷的、不能把握本体的哲学观点是一致的。反偶像崇拜,主人公阿贝尔一直不知道妻子的不忠,妻子死后,周围的人们突然奇怪的决定: 保持这个做丈夫的心中对妻子的幻影,不告诉他真相;因此,“问题”就出现了: 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们为什么要改变起初的决定? 这些问题,把人们引向了“神秘”; 结果是,那个做丈夫的心中的妻子的幻影保存下来。克里特的路,主人公是阿里亚德娜,她用恶毒的意识编织起来的网缠住了她的同伴,但剧终时,什么东西也没从网中逃出来; 她有着超人的智力,她能看出并利用别人的弱点来控制别人,加强别人的处境的悲惨。她这样做的动机是什么? 马赛尔错开常人的眼光,看到了常人所看不到的问题。
马赛尔的人物,同其他存在主义作家的人物一样,都属内省型,都善于思考,他们都孤独,艰难与世人相处,在这样的情况下,面临着处境的转移。转移的途径是由自我内心的意志所规定的行为,而这个自我内心的意志最终还是上帝,这样,他往往从“问题”开始,最后把人们引向“神秘”; 可以说,他的戏剧,就是他领悟本体、接近本体的一种途径,是感上帝之召而写,唯此才有其深刻的宗教内心体验。当然,这也同他接受的经验论有关,他把经验论发展到极端,并把它与其基督教存在主义结合起来,最后产生了神秘主义的经验论。
-
兼词是兼有两个词的意义的特殊的单音节词。兼词的读音往往也是两词读音的拼合。常用的有焉、诸。 焉yān 相当于“于之”,其中“于”为介词,“之”为代词,可译为“在这里”、“从这里”。例如: (1)三人行
-
绝句僧志南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僧志南,生卒年不详,号明老,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南
-
这是一首描写荷花的词。头两句总写荷塘全景,园林修筑精美,池边护以阑干,芙蓉开时,水光、花色、阑干影,构成了美妙的景色。“秋水”二字,既交代季节时令,更说明池水的清澈。以下三句,好像推近了摄像镜头,用特写的手法突出描绘艳丽的荷花。“脸红凝
-
老人心事日摧颓,宿火通红手自焙。小甑短瓶良具足,稚儿娇女共燔煨。寄君东阁闲烝栗,知我空堂坐画灰。约束家僮好收拾,故山梨枣待翁来。
-
龙似瞿唐会,江依白帝深。终年常起峡,每夜必通林。收获辞霜渚,分明在夕岑。高斋非一处,秀气豁烦襟。
-
作品:卖柑者言 简介本篇选自《诚意伯文集》。作者刘基(1311—1375),字伯温,处州青田
-
疏雨洗空旷,秋标惊意新。大热去酷吏,清风来故人。樽酒酌未酌,晓花颦不颦。铢秤与缕雪,谁觉老陈陈?
-
为二妇故丧其两目喻 【原文】 昔有一人,聘取二妇。若近其一,为一所嗔。不能裁断[1],便在二妇中间,正身仰卧。值天大雨,屋舍淋漏
-
“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出处】唐高适《 燕歌行 》。 【意思】边地遥远形势动荡怎么能够度量! 那里愁云笼罩触目是一片荒凉。早午晚杀气腾腾战云密布,整
-
一径入蒙密,已闻流水声。行穿翠筱尽,忽见青山横。山势抱幽谷,谷泉含石泓。旁生嘉树林,上有好鸟鸣。鸟语谷中静,树凉泉影清。露蝉已嘒嘒,风溜时泠泠。渴心不待饮,醉耳倾还醒。嘉我二三友,偶同丘壑情。环流席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