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经典文摘

百喻经全集《愚人集牛乳喻》译文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百喻经全集《愚人集牛乳喻》译文赏析

愚人集牛乳喻

【原文】

昔有愚人,将会宾客,欲集牛乳,以俟供设[1]。而作是念:“我今若豫于日日中搆取[2]牛乳,牛乳渐多,卒[3]无安处。或复酢败[4],不如即就牛腹盛之,待临会时,当顿[5]搆取。”作是念已,便捉牸牛[6]母子,各系异处。

却后一月,尔乃设会,延置宾客,方牵牛来,欲搆取乳,而此牛乳即干无有。时为众宾或瞋嗔[7]或笑。

愚人亦尔。欲修布施[8],方言待我大有之时,然后顿施[9]。未及聚顷。或为县官、水火、盗贼之所侵夺;或卒命终,不及时施,彼亦如是。

【注释】

[1] 以俟供设:以便届时供应、款待客人。:俟,等待。

[2] 搆(gòu)取:挤取。搆,挤动物乳汁。

[3] 卒:终于。

[4] 酢(cù)败:指酒、乳汁等饮料变质、发酵。酢,同“醋”。

[5] 当顿:当场,当时。

[6] 牸(zì)牛:母牛。牸,泛指雌性牲畜。

[7] 瞋嗔:发怒、生气。

[8] 布施:佛教用语,指把恩惠施与他人。

[9] 顿施:一齐把以前的恩惠布施掉。

【译文】

以前有个很蠢的人,准备在家款待亲朋好友,他便想积攒收集一些牛奶,以备招待客人时用。然而他这样认为:“我现在如果每天把挤出的牛奶储存起来,那么牛奶就会越积越多,最终又没有地方可以存放,或许还会变质腐坏。不如就让牛奶先在牛肚子里存着,等到宴请宾客时再一起把牛奶挤出来。”他有了这样的念头,于是就把母牛和吃奶的小牛分开喂养。

过了一个月,他准备设宴迎接宾客,此时他才牵出牛来,想要挤牛奶,但此时牛的奶已经干瘪得挤不出来牛奶了。当时在场的客人,有的责怪他,有的嘲笑他。

愚蠢的人就是这样的。想要通过施恩惠于他人的方式来为自己修行,却又说:等我拥有大笔财富时,然后再一齐布施。可还没有等到把财富聚集起来,有的便被官吏、水火、盗贼洗劫一空;有的又突然离世,来不及做布施,这就和故事中的那个蠢人的做法一样了。

【评析】

故事中的这个人,在该挤牛奶的时候不挤奶,等哺乳期过了又要去挤奶,结果一无所获,最后还又被人耻笑。这正如莎士比亚所言:“不要坐失时机,当时机把有头发的脑袋伸出来你没有去抓时,回头它便会伸出一个秃头来。”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把握时机,并充分利用时机。只有在适当的时候做了适当的事情,我们才不会后悔,才不会对稍纵即逝的机遇感到惋惜。另外,文中的那个愚人,以为只要现在不挤牛奶,牛奶就会在牛肚子里越积越多,这种想法是何等的荒谬。所以,我们做事之前定要对事物有充分的认识,遵从事物的发展规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对、做好一切事情。

故事征引

吃梨的学问

在一个中秋佳节,老方丈举行完祭祀大礼后,随即从供品中挑了两兜梨,分别发给他的两个小徒弟。

老方丈对第一个徒弟说:“这些梨还不太熟,你回去放个十天半月的再吃吧。”接着又对另一个徒弟说:“这些梨在供桌上放了好多天了,已经熟透了,不能再放了,你回去就赶紧吃了吧。”

可是第一个徒弟还没等回去,在半路上就把梨给吃了,结果是生涩难忍。

另一个徒弟却把已经熟透了的梨放了半个月,当他想起吃时,却发现梨已经全部烂掉了。

后来老方丈问询徒弟二人梨的口味时,二人就把各自的情况如实地告诉了老方丈。

老方丈对第一个徒弟说:“看来,有些东西是急不得的,放置一段时间也许更好些。”

老方丈又对另一个徒弟说:“看来,有些东西是不能放置的,哪怕有些生涩,也得及时享用,不然的话,后悔晚矣。”

两个徒弟听了师父的话,不禁有些感触。同样的梨,在老方丈的特意安排下却得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这就是禅的智慧啊。

多一份犹豫,失去一个机会

有一位虔诚的信徒,很不幸地遭遇到一次水灾。情急之下,他为了逃避灾难,就爬到了屋顶上面,想要等到水退了再下去。可是没想到的是,洪水却越涨越高,没有丝毫下降的趋势。眼看着洪水都要淹到脚下了,周围有没有其他人,于是他急忙祈求道:“大慈大悲的佛祖,快来救救我啊!”

过了没多久,就来了一艘独木舟,船上的那个人要救信徒,可他却说:“不!我不要你来救我,我相信佛祖会来救我的,我一定要等他来。”

那人自讨没趣,驾着独木舟走了。可是大水还在继续上涨,很快涨到他腰部那儿了。信徒害怕极了,立即又向佛祖发出祈求。

这时候,又来了一艘小船,船上的人要救信徒到安全地带,可是他再次拒绝了,并且说道:“我不喜欢这艘船,你走吧,我要等佛祖来救我。”

那小船只好抛下信徒离开了。没一会儿,水已经涨到信徒的胸部。信徒还是继续大声地向佛祖祈求着。

可是这一次,没有人来救他了。随着洪水的上涨,信徒的全身已经被洪水淹没,他已经奄奄一息了。

就在这时候,一位禅师驾船赶来救起了他。得救的他看到救他的人仍然不是佛祖,马上露出一副不开心的表情,向禅师埋怨说:“我信佛是如此的虔诚,但是在我遇难之时佛祖却对我不管不顾,甚至在我有性命之忧时他还是不肯来救我。”

禅师深深地叹了口气,说道:“你真是冤枉了佛祖,佛祖曾经几次化作船来救你,而你却嫌这嫌那,一次一次地拒绝被救,看来你与佛祖是真的无缘啊!”信徒这才恍然大悟。

猜你喜欢
  • 家人陪伴的古诗词(表达一种,尽早独立,孝顺父母,陪在家人旁边的感情的古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家人陪伴的古诗词,内容包括表达一种,尽早独立,孝顺父母,陪在家人旁边的感情的古诗词搜狗,表达对家人很亲近的古诗词,关于亲情的诗句古诗15首。《游子吟》唐代孟郊原文: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慈母手里拿着针线,为远行的儿子做

  • 寿阳曲·答卢疏斋·珠帘秀

    寿阳曲·答卢疏斋 珠帘秀 山无数,烟万缕,憔悴煞玉堂人物。 倚蓬窗一身儿活受苦,恨不得随大江东去。 珠帘秀:元代著名女艺人,曾与卢挚、关汉卿来往。

  • 陈子昂《酬晖上人夏日林泉》全诗赏析

    闻道白云居。窈窕青莲宇。岩泉万丈流。树石千年古。林卧对轩窗。山阴满庭户。方释尘事劳。从君袭兰杜。 作品赏析【注释】:岩泉万丈流(一作流杂树)。树石(一作石室)千年古。

  • 千家诗《王维·送沈子福归江东》题解与鉴赏

    送沈子福归江东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1],罟师荡桨向临圻[2]。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题解] 沈子福,作者的朋

  • 鲁迅《“友邦惊诧”论》全文、注释和赏析

    只要略有知觉的人就都知道:这回学生的请愿,是因为日本占据了辽吉,南京政府束手无策,单会去哀求国联,而国联却正和日本是一伙。读书呀,读书呀,不错,学生是应该读书的,但一面也要大人老爷们不至于葬送土地,这

  • 钱起《石莲花》咏石莲花诗赏析

    《石莲花·石莲花》咏石莲花诗鉴赏 钱起幽石生

  • 《韩凭夫妇》全文和鉴赏

    ·干宝· 宋康王舍人韩凭,娶妻何氏,美。康王夺之。凭怒,王囚之,论为城旦。妻密遗凭书,缪其辞曰:“其雨淫淫,河大水深,日出当心。”既而王得其书,以示左右;左右莫解其意。臣苏贺对曰:“其雨淫淫,言愁且思

  • 《[商调]集贤宾·宫词·曾瑞》原文与赏析

    曾瑞[集贤宾]闷登楼倚阑干看暮景,天阔水云平。浸池面楼台倒影, 书云笺雁字斜横。衰柳

  • 《王治中招余饮丹阳刘公雪苑英公在座主人俾余赏析》

    【原题】:王治中招余饮丹阳刘公雪苑英公在座主人俾余坐中席僧居左道居右众宾列坐两傍曰道之所在也余敢当此哉为诗以谢之

  • 《烛影摇红 题安陆浮云楼赏析》

    【注释】 ①安陆:今湖北安陆县。 ②紫薇:星名,位于北斗东北。 ③带雨:韦应物诗:“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评解】 这首词通过春日晚景的描写,抒发离别相思之情。上片写春日登楼的所见所感。春空霭霭,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