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诗《王维·送沈子福归江东》题解与鉴赏
杨柳渡头行客稀[1],罟师荡桨向临圻[2]。
[题解]
沈子福,作者的朋友。江东,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前两句写行客稀少、渔人归家,意在表现诗人仍然站在渡口目送友人远去。后两句借助奇妙的联想,用染遍大江南北的春色比喻相思之情,使它成为可见可触的形象。
[注释]
[1]稀:少。
[2]罟师:渔人。临圻:靠近曲岸之地。这里指江东地区。
-
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原诗今译】 寻找世外桃源好躲避强秦的暴政, 桃花开放是一年春回大地的象征。 片片飞舞的桃花,莫要随波逐流, 怕武陵渔人来询
-
【原文】 予少家汉东 ① ,汉东僻陋无学者,吾家又贫无藏书。州南有大姓李氏者,其子尧辅颇好学。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见有弊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脱落颠倒,无次序,因乞李氏以归
-
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一首描述自然景观的诗歌作品。全词描写了风声、树叶声与情感的关联。这首诗以风声与树叶声作为象征,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愤懑和不满。诗的结构紧凑,意境深远,语言简练而有力。这首诗反映了苏轼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与独特表达能力。
-
李商隐上帝深宫闭九阍,巫咸不下问衔冤。黄陵别后春涛隔,湓浦书来秋雨翻。只有安仁能作
-
兔走鸟飞疾若驰,百年世事总依稀; 累朝富贵三更梦,历代君王一局棋。 禹定九州汤受业,秦吞六国汉登基。 百年光景无多日,昼夜追欢还是迟! 话说赵宋末年,河东石室山中有个隐士,不言姓名, 自称石老人。有人
-
此诗所记,乃争夺皇位继承权而发生于宗室的骨肉相残的史事。“盖泰定帝崩于上都,文宗自江陵入据大都,而兄周王远在沙漠,乃权摄位而遣使迎之,下诏四方云:‘谨俟大兄之至,以遂固让之心。’及周王至,迎见于上都欢宴,一夕暴卒。复下诏曰:‘夫何相见之顷,宫车弗驾。加谥明宗。’文宗遂即真”(《元诗纪事》引《归田诗话
-
德者,性之端也; 乐者, 德之华也; 金石丝竹, 乐之器也。诗, 言其志也; 歌, 咏其声也; 舞, 动其容也; 三者本乎心, 然后乐气从之。是故情深而文明, 气盛而化神, 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 唯乐
名言: 德者,性之端也; 乐者, 德之华也; 金石丝竹, 乐之器也。诗, 言其志也; 歌, 咏其声也; 舞, 动其容也; 三者本乎心, 然后乐气从之。是故情深而文明, 气盛而化神, 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
-
博士雅好饮,空山谁与娱。莫向骊山去,君王不喜儒。
-
锦襜褕,绣裆襦,强强饮啄哺尔雏。陇东卧穗满风雨,莫信龙媒陇西去。齐人织网如素空,张在野春平碧中。网丝漠漠无形影,误尔触之伤首红。艾叶绿花谁翦刻,中藏祸机不可测。 作品赏析言自惜其羽,全身远害,莫受惑也
-
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 不能行之。忠孝无闻, 仁义不足; 加以断一条讼, 不必得其理; 宰千户县, 不必理其民; 问其造屋, 不必知楣横而棁竖也; 问其为田, 不必知稷早而黍迟也。吟啸谈谑, 讽咏辞赋
名言: 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 不能行之。忠孝无闻, 仁义不足; 加以断一条讼, 不必得其理; 宰千户县, 不必理其民; 问其造屋, 不必知楣横而棁竖也; 问其为田, 不必知稷早而黍迟也。吟啸谈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