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林探路艺术
【3799】书林探路艺术
(赖征海著,辽宁教育出版社,25万字,1990年7月,第1版,2.9元)
△共4章:①书林探路:阅读方法的探索;②阅读中的几个心理要素:与感情、与想象、与记忆、与语感;③阅读类型与模式;④线性阅读方法。
○三国•魏志•王肃传•注:“人有从(董遇)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意自见。”
○心境、经验、气质、能力、理智因素,为感情生发的主观因素。机遇、民族、文体因素为客观因素。感情的类型有:震惊、启迪、证同、象征、谐趣感情。
○理解是记忆的前提。
○关联记忆、对立记忆。
○戏曲的虚拟的表现手法:三两步走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师。风雨雷电我呼唤,山川屋宇我设定。扬鞭代带纵马驰骋,拿桨仿佛水上划行。一年半载瞬间过,对面讲话不闻声。
○周恩来总理也曾把我国三十个省、市、自治区的名称统一编成一首七言诗: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云贵福吉安,四西二宁青甘陕,还有内台北上天。
○认识性、理解性、鉴赏性、评价性阅读。诵读、默读。快速、慢速阅读。
-
望月怀远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秋风词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亲相见知何日,此
-
宋词典故·枕流漱石 【出典】 《世说新语·排调》:“孙子荆年少时欲隐,语王武子‘当枕石漱流’误曰‘枕流漱石’。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孙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 【释义】
-
祖述贤人业,何因降玄乡。周公旧才美,夫子近文章。逸气弥冲斗,雄源甚决潢。月中灵桂老,春外实芝芳。远似天无翳,清如塞有霜。日星图舜禹,金石颂成康。涡曲风骚盛,营丘学校光。至精含变化,大手凿洪荒。崧岳词欺
-
筋力年年减,风光日日新。退衙归逼夜,拜表出侵晨。何处台无月,谁家池不春。莫言无胜地,自是少闲人。坐厌推囚案,行嫌引马尘。几时辞府印,却作自由身?
-
相访但寻钟,门寒古殿松。弹琴醒暮酒,卷幔引诸峰。事惬林中语,人幽物外踪。吾庐幸接近,兹地兴偏慵。
-
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杜甫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
溪路日幽深,寒空入两嶔。霜清百丈水,风落万重林。夕鸟联归翼,秋猿断去心。别离多远思,况乃岁方阴。
-
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凭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凭也。》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六百商於路,崎岖古共闻。蜂房春欲暮,虎阱日初曛。路向泉间辨,人从树杪分。更谁开捷径,速拟上青云。
-
俄罗斯诗歌 俄罗斯文学始于11世纪。然而在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