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典故“枕流漱石”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宋词典故·枕流漱石
【出典】 世说新语·排调:“孙子荆年少时欲隐,语王武子‘当枕石漱流’误曰‘枕流漱石’。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孙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
【释义】 魏晋时人习用“枕石漱流”形容隐居生活。晋人孙楚(子荆)向王济(武子)谈及隐居生活时将“枕石漱流”误为“枕流漱石”,受到嘲笑后又强作解释,说“枕流”是为洗净耳朵中常听到的世俗言语,“漱石”是为了磨砺牙齿。此语也成为咏隐居生活的典实。
【例句】 ①老来身世疏篷底,忍憔悴、看人颜色。更何似、归欤枕流漱石。(赵鼎花心动·偶居杭州七宝山国清寺冬夜作945)这里用“枕流漱石”代指隐居生活。②王家竹,陶家柳,谢家池。知君勋业未了,不是枕流时。(辛弃疾水调歌头·题晋臣真得归、方是闲二堂1932)这里用“枕流”代指归隐,句谓赵晋臣还未到归隐之时。③可笑先生无病,病在枕流漱石,福至自然通。(刘辰翁水调歌头[百千孙子子]3239)这里以“枕流漱石”代指隐居生活。
-
陶公少有大志 ② ,家酷贫,与母湛氏同居。同郡范逵素知名 ③ ,举孝廉 ④ ,投侃宿 ⑤ 。于时冰雪积日 ⑥ ,侃室如悬磬 ⑦ ,而逵马仆甚多。侃母湛氏语侃曰 ⑧ :“汝但出外留客 ⑨ ,吾自为计。”
-
僧挥 天阔云高,溪横水远,晚日寒生轻晕。闲阶静、杨花渐少,朱门掩、莺声犹嫩。悔匆匆、过却清明,旋占得馀芳,已成幽恨。却几日阴沉,连宵慵困,起来韶华都
-
【原题】:予园泰堂之傍有奇石小有有洞箭括有门车箱有谷高广虽不{哀去口加矛}丈而嵌空之势宛若飘动暇日独坐对玩移晷因赋
-
世缘未了治不得,孤负青山心共知。愁君又入都门去,即是红尘满眼时。 作品赏析【注释】:治不得:一作“住不得”孤负:一作“辜负”
-
《太阳》 艾青 从远古的墓茔 从黑暗的年代 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 震惊沉睡的山脉 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 太阳向我滚来…… 它以难遮掩的光芒 使生命的呼吸 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 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 当
-
在进入山大中文系读书的那一年,我才知道黄河是在山东东营入海的。我的父亲同样是山东大学中文系的。不同的是,他是1985年考入山大的,比我
-
袖拂霜林下石棱,潺湲声断满溪冰。携茶腊月游金碧,合有文章病茂陵。
-
那条黄沙土巷道我家住的那条胡同巷道铺满了黄沙土。胡同里的人们踩着黄沙进出,爽利,沙土恋着人们每一双脚,越来越坚实。巷道旁是两溜院子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路上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道路的古诗词,关于路上的诗句,关于"道路"的古诗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世路如今一贯,此心到处悠然.----张孝祥山路元
-
【原题】:郢守乔民瞻寄襄阳雪中三绝因追述前过石城杯酒登临之胜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