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犯》鉴赏
作者: 莫渝
吴慕适(台湾)
在一个无人知晓的地方,有一座小小的监狱。这座监狱和其它的监狱完全不同:上空没有屋顶,四周也没有铁丝网和围墙。监狱里关着一个不能言语的神秘的囚犯,有无数不可见的狱卒看守着他。囚犯常年的禁闭在这里,没有人来审判,也没有人来保释和探访。他自己也不知道违犯了六法中的哪一条哪一款。啊啊,这座小小的监狱,它就建筑在我的心的荒原上。
常言:人的最大敌人乃是自己。因此,克己是一大修养,一大功夫。中国儒家思想或者东方哲理,对于内省的克己,相当重视。克己复礼,修身养性,都是对自我的要求。这篇囚犯里所说的“囚犯”,严格意义,就是指潜意识,或自我。这个“囚犯”,平日幽禁于个人的内心深处,只有遇到某种时机才会露脸。
每个人的内心,其实是一片荒原,是与世隔绝的封闭监狱,美其名为“象牙塔”,锁住自己的言行与思想。加以扩大,每个人就象一颗孤单的行星,在浩瀚宇宙航行,总欲寻求另一颗星球的友谊。日本诗人谷川俊太郎(1931—)的处女诗集即名为二十亿光年的孤独,集内问题的诗篇,即是表达人类在宇宙间强烈的孤独感受。
吴慕适的囚犯,严格地讲,只是一段警句,但是它有完整的题旨和寓意。初读诗篇的前数句,以为作者要介绍某位囚犯的故事;读到结尾,才晓得这个“囚犯”就是自身,顿然产生被捉弄的受骗感觉。然而,经过认真反省,却又不禁认同了作者的观念。一个人的心事,秘密、梦想,都可以说是囚禁在内心荒原上的狱囚,自己不打开说出,就永远锁在里面。壮志未酬,有志难伸,“抱着自己的梦死去”(日本电影风林火山中的对白),可以算作同一类型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
《卖花声·怀古》是张可久的一首诗。这首诗以售花人的声音为线索,描述了古代的繁华景象。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充满感情的语言描绘了当时的盛世景象,展现了历史的魅力。这首诗充满着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思考,诗人通过花声,唤起了人们对古代辉煌的向往和思考当下的深情。诗人运用富有节奏和音律的词句,表达了对过去繁华景象的追忆,读来令人心生感慨。通过这首诗,我们也可以从中窥见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对现实世界的思考。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行书作品王羲之,内容包括王羲之最著名的行书作品,王羲之行书集字对联99幅,古代流传下来的书法作品很多,最有名的有王羲之的什么。学梅傲雪,效竹虚心一帘花气,四壁书香友天下士,读古今书境由心造,事在人为澹泊明志,宁静致远精神万古,气节千秋知足常乐,无欺自安事理通达,
-
此词应与《江南好·行锦归来》词作于同时,即1242年(淳祐二年)、1243年(淳祐三年)间。是时梦窗尚在苏州。 “阁雪”三句,未探梅先言天气。“阁”,搁也,引申为停止。此言室外纷纷扬扬的雪花虽然已经停住,但是冻云层层却压得使人几乎
-
名言: 响必应之于同声,道固从之于同类。 注释: 响: 声响。应: 呼应, 应和。道: 思想主张。固: 本来。从: 相从, 接近。 句意: 声响必定和同样的相呼应, 思想本来就和同类的相接近。 出处:
-
结根岂殊众,修柯独出林。孤高不可恃,岁晚霜风侵。 作品赏析原题:元祐五年十二月十二日同景文义伯圣途次元伯固蒙仲游七宝寺题竹上
-
清景南楼夜,风流在武昌。庾公爱秋月,乘兴坐胡床。龙笛吟寒水,天河落晓霜。我心还不浅,怀古醉馀觞。
-
俗以为枣树不打不结枣,不管有枣没枣都要往树上打几竿子。关于这一俗语,有这样一个故事。 传说早年有个叫刘二的长工,看上了他东家的闺女小玉儿,常常心不在焉地偷看人家。东家院里栽了几棵枣树,秋天,东家叫刘二
-
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采之将何用?持以易糇粮。凌晨荷锄去,薄暮不盈筐。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
-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名言: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注释: 诡道: 诡诈的办法。故: 所以。 句意: 用兵要运用诡诈的办法, 所以, 能打就装作不能打, 想打就装作不想打,
-
【原题】:闻故旧二三公或不幸于官或以疾病而去或以口语而罢怅然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