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经典文摘

中国人与印度人:文化传统的比较研究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中国人与印度人:文化传统的比较研究

【5418】中国人与印度人:文化传统的比较研究

(尚会鹏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37.6万字,2015年2月第1版,69元)

△上编:观念文化传统——宗教传统;佛教在中印两国的命运;解脱与印度教对理想人生的设计;审美传统;思维传统;科学技术传统。下编:社会文化传统——亲属传统;婚姻传统;性文化传统;道德传统;社会群体的凝聚与分离;政治文化传统;对外反应模式(古代);对外反应模式(近代)。终章:走进21世纪的亚洲两巨人。

〇今日这两个国家的发展,不可能脱离其古老的传统,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传统决定着这两个国家的发展道路。从人类面临的世界性的问题来看,包括中印两个国家在内的人类社会目前的发展模式是有局限性的,人类需要新的文明,而中印这两个古老的文化传统对新文明的出现或许可提供某些借鉴。

〇人是宇宙中最复杂的存在。“人类的各种知识中最有用的又是最不完备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卢梭在200多年前说过的这句话,在所谓“信息爆炸”的今日似仍不过时。

〇基本人际状态可分为四个维度,即集团维度、交换维度、自我认知维度和情感控制维度。

〇人一出生就处在一种特定的社会文化脉络之中,这个社会文化脉络就是传统。大传统、小传统、城市传统、乡村传统。

〇文化间的相互理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中印之间有两千年相互交流的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有中国僧侣克服难以形容的艰难险阻去印度学习佛教。中国在宗教、哲学、天文历法、语言、艺术等方面深受印度文化的影响。印度也从中国学到了一些东西(主要是实用技术)。尽管如此,这两个民族仍然相当陌生。

〇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精神文化传统、艺术传统、学术传统。佛教在中国的命运有一个特点,即它同统治者的态度有密切关系。

〇思维是人的大脑对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对事物不追根究底的思维方式使中国古代的许多发现都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中国人思维方法是长于整体综合、短于部分和分析,而现代科学是建立在分析基础上的。

〇中国宗族制度之特点:很大的规模;很强的连带感;很高的职能性;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〇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联结在一起的纽带有多种,而性是其中重要的一种。

〇政治文化是指一个政治系统中成员的行为取向和心理因素。

(2021年3月14日上午阅毕)

  • 上一篇: 《囚犯》鉴赏
  • 下一篇: 朱光潜谈美
  • 猜你喜欢
    • 苏轼《渔家傲 金陵赏心亭送王胜之龙图。王守金》全诗鉴赏

      千古龙蟠并虎踞。从公一吊兴亡处。渺渺斜风吹细雨。芳草渡。江南父老留公祝公驾飞车凌彩雾。红鸾骖乘青鸾驭。却讶此洲名白鹭。非吾侣。翩然欲下还飞去。 作品赏析【注释】:原题:金陵赏心亭送王胜之龙图。王守金

    • 白居易《寄明州于驸马使君三绝句》全诗赏析

      有花有酒有笙歌,其奈难逢亲故何。近海饶风春足雨,白须太守闷时多。平阳音乐随都尉,留滞三年在浙东。吴越声邪无法用,莫教偷入管弦中。何郎小妓歌喉好,严老呼为一串珠。[严尚书与于驸马诗云:莫损歌喉一串珠。]

    • 范仲淹《春日游湖》全诗鉴赏

      湖边多少游湖者,半在断桥烟雨间。尽逐春风看歌舞,几人着眼到青山。

    • 《一萼红·丙午人日赏析》

      白石此词作于三十二岁,当时客居长沙。词中抒写怀人之思及飘泊之苦。据夏承焘《姜白石系年》,这是白石词中最早的怀念合肥情侣之作。白石青年时在合肥曾结识姊妹二人相交情深,后来却演化为一场爱情悲剧,使白石从此郁郁寡欢,刻骨相思。白石与合肥情侣初识合

    • 《竹枝词(其一)·刘禹锡》原文与赏析

      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竹枝词”,

    • 《阻郁达夫移家杭州赏析》

      首联入题,点明杭州的黑暗政治现状。残酷压迫人民的钱大王,虽然死去千年,但他的幽灵还在杭州游荡;而效忠吴国的伍子胥,却落得葬身鱼腹,尸骨不可寻的悲惨结局。这两句诗寄托史事,影射现实, “仍如在”是点睛之笔,强调指出国民政府在杭州的暴虐统治

    • 名画《清明上河图》赏析

      清明上河图 北宋·张择端作 绢本水墨 纵二五.五厘米 横五二五厘米 藏故宫博物院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我国12世纪初期一幅罕见的杰出风俗画,描写了在清明节这一天,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各阶层

    • 《庚辰岁仲夏冲照处士王筌子真自渭上游三茅是赏析》

      【原题】:庚辰岁仲夏冲照处士王筌子真自渭上游三茅是时业趋召京师分袂於永城聊写长言同浼行色

    • 《老子道德经·第三章·不尚贤》翻译与解读

      《老子道德经·第三章 不尚贤》翻译与解读 不

    •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赏析》

      这首诗的首联和颔联写相逢,并交代了相聚的时间、地点。首联交代了时间(秋夜)和地点(长安),一个“满”字,写出了秋月之状。颔联则极言相聚的出其不意,实属难得。诗人作客在外,偶然与同乡聚会,欣喜之中竟怀疑是在梦中相遇。“还作”和“翻疑”四个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