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枣一竿子,没枣一竿子”的意思,出处,故事
俗以为枣树不打不结枣,不管有枣没枣都要往树上打几竿子。关于这一俗语,有这样一个故事。
传说早年有个叫刘二的长工,看上了他东家的闺女小玉儿,常常心不在焉地偷看人家。东家院里栽了几棵枣树,秋天,东家叫刘二把树上的枣儿打下来。刘二拿着打枣竿子来到树下,刚敲打了几下,就瞟见小玉儿躲在屋里看他,拉个门缝正对他打手势哩。原来,这个富家小姐也暗暗喜欢上了刘二。刘二见小玉儿给他又打手势又使眼色,知道她有话对自己讲,就放下手里的竿子,想过去听听小玉儿说什么,但又怕东家在屋里听不见打枣声来训他,心里左右为难,手中的竿子也紧一下慢一下地往树上敲打着。谁知他只顾看小玉儿了,竿子却打在枣树干上,敲了半天也没打下一个枣来。东家在屋里听着竿子响声不对头,就出屋来看,见刘二一个劲地敲打树干,觉得奇怪,问他:“刘二,你那是干啥哩?有枣一竿子,没枣一竿子的,老敲打那树干有啥用。”刘二忙掩饰道:“我是怕这树上住着野蜂,想震震它,然后再打枣儿。”
据说“有枣一竿子,没枣一竿子”这一俗语即由此产生,比喻干活心不在焉或做事做不到点子上。
-
晚餐时,倒了一口竹筒酒,分成几小口品尝,入口清甜,微辣。这微辣唤醒了沉寂多时的感官,这感觉好极。今晚,要夜宿南山了。上楼,至露台,
-
君子欲无得罪于昭昭,先无得罪于冥冥。 【注释】 昭昭:指为阳、为天、光明之处。冥冥:指为阴、为地、幽暗之处。 【译文】 君子要想在
-
作者: 田秉锷 ……于是所有街道平滑而灿烂地躺在那儿
-
金宣宗兴定二年(1218),诗人从三乡镇移居登封,过上了比较安定的生活。然而,战争的形势却日趋险恶。当年九月,蒙军主帅木华华黎集结大军,包围了太原,并攻破了濠垣,诗人面对破碎的山河,怀旧沦陷的故乡,心中抑郁难平。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候虫和
-
病来心静一无思,老去身闲百不为。忽忽眼尘犹爱睡,些些口业尚夸诗。荤腥每断斋居月,香火常亲宴坐时。万虑消停百神泰,唯应寂寞杀三尸。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代表心情难过,内容包括有什么古诗能表达难过的心情,形容情绪低落难过的古诗词,形容心情忧伤无奈的诗句。江陵愁望有寄 (唐)鱼玄机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江南行 (唐)张潮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犹未
-
【4095】故乡(余松著,四川文艺出版社,39万字,2018年12月第1版,65元)△代家、陈家、张家、段家。1980年代、1990年代、2000年代、2010
-
暮秋天气,严霜始降,草木黄落。在诸多文人笔下,落叶与时移物换、荣枯摇落同存长在,故而睹落叶而悲秋,因悲秋而伤情。通过描写这种境界,表现了词人在南宋末期对现实难排的抑郁之情和凄凉境地。 上片写深秋“望中故国”落叶飘零的凄凉景象。“晓霜
-
【题解】 此女子思远之作,然寄意遥深,不可以寻常闺怨视之。 上片正面着题,从自身落笔。由秦楼秋夜望归而反溯灞陵春日伤别,一片痴情全凭箫、梦、月、柳四者盘旋枢纽,映托生发。下片脱出个人悲欢之情,从大处远
-
当日相逢,便有怜才深意。歌筵罢、偶同鸳被。别来光景,看看经岁。昨夜里、方把旧欢重继。晓月将沉,征骖已备。愁肠乱、又还分袂。良辰好景,恨浮名牵系。无分得、与你恣情浓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