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九章
【5310】茶道九章
(吴远之著,北京:中国书店,13.5印张,2015年10月第1版,58元)
△缘起、开宗明义、茶道宗师、茶韵四要(茶有大益、水之善柔、器之匠心、艺之优雅);茶道研修;礼仪规约;茶者修为;茶道教育;茶道推广。
〇茶为人类所用,据说始于四千多年前的神农氏。如今,全世界有五十多个国家种茶,一百六十多个国有饮茶之风,三十多亿人有每天喝茶的习惯,茶已经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与咖啡、可可并称为世界三大饮料。韩国有茶礼,日本有茶道,法国有“浪漫饮茶”,英国有下午茶,俄罗斯人独创口含蜜糖“用茶碟吮茶”的方法,摩洛哥人钟情用薄荷调制茶品……
〇茶,出高山云雾之巅,得青山绿水之养,可谓钟天地之灵气,聚山水之精华,育人文之涵养,传世间之真情。它清正而谦和,自然且朴实。不奢华,也不媚俗;不矫情,也不做作;不奉承,也不傲慢。
〇茶树原产于中国。茶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〇茶是健康之饮、和谐之饮、文明之饮与和平之饮。
〇茶的味道,便是人生的味道。茶的一生,犹如人的一生。一片茶叶,采自茶树,历经杀青、揉捻、烘晒、发酵,变得形态干枯,颜色全无,看似细碎、纤弱,但它一经与水融合,便会释放厚积薄发的内涵。它毫无保留地奉献生命的精髓,化成一杯汤色透亮、浓烈甘醇的茶水,带给千家万户以温暖、欢笑与祝福,完成了价值的升华。人生也是如此。
〇茶道之功能:品饮休闲、社会交往、道德感化、审美教育、文化传承之功能。
〇陆羽(733—804),湖北天门人。茶经三卷。他是中华茶道划时代的巨匠,在中国茶业史上有着绝对的地位。撰写了首部茶学专著,促进了茶业的发展,开创茶道之先河(鉴茶、识水、赏器、善饮之功夫)。心宽如海,识见深精,品行高雅,益众渡人。
〇安平心、富足心、康寿心、品调心、慈悲。
〇适合泡茶的水:清、轻、活、甘、冽。
〇农夫之厚实、工匠之技能、文人气质、菩萨心肠。(茶者修养)。
(2021年1月24日下午阅毕)
-
此词以往日之“歌韵琤琮”、“舞腰乱旋”的热烈场面,对照今日之孤独寂寞,上下片对比强烈,思念之情自然流露出来。全词采用前后互见的手法,有明写,有暗示,有详笔,有略笔,写得跌宕有致,音调谐婉,意韵深长。首句“池塘水绿风微暖”中的“水绿”、“风
-
卢藏用始隐于终南山,中宗朝累居要职。有道士司马承桢者,睿宗遣至京,将还,藏用指终南山谓之曰:“此中大有佳处,何必在远
-
兵是国家面临的重大问题,关乎生死存亡,是必须认真研究的。这句话告诫我们要重视军队建设,以确保国家的安全和发展。
-
乳 名 不久前,我外出参加笔会,与几位文友一起吃饭。 饭后一位文友提议一起出去散步。其中有一位老作家已经退休多年,他坐在椅
-
李端开帘见新月,即便下阶拜。细语人不闻,北风吹罗带。初看这首诗和施肩吾的《幼女词》
-
百年已过半,秋至转饥寒。为问彭州牧,何时救急难。 作品赏析【朱注】公《追酬高蜀州人日》诗考之,上元二年,高已刺蜀,此云彭州牧,必元年作也。时公年将五十,而诗云“百年已过半”,犹乾元二年立秋后题,年
-
何处感时节,新蝉禁中闻。宫槐有秋意,风夕花纷纷。寄迹鸳鹭行,归心鸥鹤群。唯有王居士,知予忆白云。何日仙游寺,潭前秋见君?
-
柴火 在很多人眼里,乡下人最不缺的就是柴火,不过在母亲的日子里,有那么几年真是费尽心思,用心良苦,庄稼人为了柴火煞费苦心确实在现在
-
罫布畦堪数,枝分水莫寻。鱼肥知已秀,鹤没觉初深。
-
城东坡陇何所似,风吹海涛低复起。城中病守无所为,走马来寻铁沟水。铁沟水浅不容辀,恰似当年韩与侯。有鱼无鱼何足道,驾言聊复写我忧。荒村野店亦何有,欲发狂言须斗酒。山头落日侧金盆,倒着接?搔白首。忽忆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