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之山赋》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江上之山赋
潺湲溶兮〔潺湲,水流动貌。(hòng)溶,水深广貌。〕,楚水而吴江。刻划崭崪兮,云山而碧峰。挂青萝兮万仞,竖丹石兮百重。嵯峨兮岩崿,如斫兮如削。峣嶷兮尖出,岩岍兮空凿。波潮兮吐纳,嵁峰兮积沓。鳙兮赤尾〔(yú)鳙,皆鱼名。赤尾,鱼尾呈红色。〕,鼋鼍兮匼匝。见红草之交生,眺碧树之四合。草自然而千花,树无情而百色。
嗟世道之异兹,牵忧恚而来逼。惟炉炭于片景,抱丝绪于一息。每意远而生短,恒轮平而路仄。信悬天兮窈昧,岂系命于才力?既群龙之咸疑,焉众状之所极!俗逐事而变化,心应物而回旋。既欻翕其未悟,亦纬而已迁〔纬(huà),违背,乖戾。迁,改变。此句谓也已经违背意愿随流变化了。〕。伊人寿兮几何?譬流星之殒天。怅日暮兮吾有念,临江上之断山。虽不敏而无操,愿从兰芬与玉坚。
乱曰:折芙蓉兮蔽日,冀以荡夫忧心。不共爱此气质,何独嗟乎景沉!
题解江淹的赋比他的诗更好,如恨赋别赋历来脍炙人口。江上之山赋沿袭了楚辞、汉赋的虚拟、铺排、夸张等方法和风格,表达自己的愿望。故江上之山非确指具体之山,写作时间亦不详。
简析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小赋。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出江上之山的雄壮。又以江水之浩荡,衬托高山之嵯峨。浩荡嵯峨之中却不乏和谐:山上草木,水中鳞介,百色千姿,悠然自得。于是触景生情,发出世道异兹之慨叹。盖有感于皇族和军阀争夺杀伐不休,政局变幻难测。赋中表达个人志向的关键两句,一是“愿从兰芬与玉坚”;即像屈原一样,绝不同流合污。一句是“何独嗟乎景沉”,即何必独自慨叹世道衰微呢?作者实际的人生轨迹表明,他放弃了前者而选择了后者,终于随世俯仰,安于高官厚禄了。后世称江郎才尽,而才尽的根本原因在其志趣的堕落。
-
《清平乐》 清淮北去。千里扬州路。 ① 过却瓜州杨柳树,烟水重重无数。 ② 柁楼才转前湾。云山万点江南。 ③ 点点尽堪肠断,行人休望长安。 ④ 【注释】 ①清淮:即淮河,源出河南桐柏山,东流经河南、安
-
殷墟甲骨刻辞著录。今人董作宾编撰。《甲编》一册,成书于一九四八年;《乙编》全三册,一九四八——一九五三年陆续出版。 《殷墟文字甲编》,从殷墟第一至第九次发掘所获的六千五百一十三片甲骨中,选录了字甲二千
-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原文、鉴赏和解析 - 中学古诗文鉴赏
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是他在北方大雪纷飞的冬日创作的一首抒情诗。该诗以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陆游对北方寒冷冬天的感受。
诗中写道:“十一月,庭柯望夷首”揭示了诗人身处北方冬日的景象,表现出冰天雪地的寒冷氛围。接着,“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是对北方农村的生活场景形象化的描写,生动表现出人们为了生计而不得不忍受恶劣天气的艰辛。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既体现了北国人民的
-
这是去年夏间的事情。 我住在北平的一家公寓里。我占据着高广不过一丈的小房间,砖铺的潮湿的地面,纸糊的墙壁和天花板,两扇木格子嵌玻璃的窗,窗上有很灵巧的纸卷帘,这在南方是少见的。 窗是朝东的。北方的夏季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民乐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描写“民乐”的诗句,关于“民乐”的诗词,描写民乐的诗句。《江城子》天回北斗欲中宵。屡移杓。客魂消。记得皇州,灯火虹成桥。异俗西南开万里,冠带尽,百蛮徭。卢溪太守未还朝。起朱楼。接丛宵。翠幕红妆
-
【名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语出宋代王令《春晚》诗之二。杜鹃鸟夜半时分还啼叫不已,不相信春风一去就再也呼唤不回!表现了坚定不移的进取精神,意近“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
夜来归来冲虎过,山黑家中已眠卧。傍见北斗向江低,仰看明星当空大。庭前把烛嗔两炬,峡口惊猿闻一个。白头老罢舞复歌,杖藜不睡谁能那。
-
杨凝《送客入蜀》唐山水诗鉴赏 杨凝 剑阁迢迢梦想间,行人归路绕梁山。 明朝骑马摇鞭去,秋雨槐花子午关。 杨凝是唐大历时诗人,一生大部分时间在京师长安度过。在送一位朋友赴蜀中时,他写下了这首绝句。全诗意
-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
-
平时战国今无在,陌上征夫自不闲。北客初来试新险,蜀人従此送残山。独穿暗月朦胧里,愁渡奔河苍茫间。渐入西南风景变,道边修竹水潺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