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名著《殷墟文字甲编、乙编》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殷墟文字甲编,从殷墟第一至第九次发掘所获的六千五百一十三片甲骨中,选录了字甲二千四百六十七片、字骨一千三百九十九片,并附录牛、鹿头骨刻辞等,共编号三千九百四十二号。入录甲骨,除少数朱书者影印外,其大部为拓本。每片甲骨的著录编号之下,都附有发掘的次数及原出土登记编号。殷墟文字乙编是从第十三、十四、十五次发掘所获一万八千四百零五片甲骨中,遴选出九千一百零五片编辑而成。入录甲骨,朱书者影印,刻辞为拓本。每片甲骨著录编号之下,附记发掘次数及出土坑位登记号。
殷墟文字甲、乙两编共录甲骨一万三千零四十七片,是一九二八——一九三七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科学发掘所获殷墟甲骨的总集。作者在编辑时注意到发掘的情况,为考察甲骨的出土情形,甲骨与其它遗物及遗迹的关系,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此外,河南省博物馆也于一九二九——一九三○年两次发掘殷墟,共获甲骨三千六百五十六片,选拓其中八百片,编为殷墟文字存真,九百三十片编为甲骨文录。但此二书没有出土登记编号,科学性不如甲编、乙编。
一九五七——一九七二年,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又陆续出版殷墟文字丙编三辑六册。丙编是由乙编及编余的甲骨缀合复原、重新传拓、编辑,并加以考释而成,是乙编所录甲骨的拼合复原选录。丙编的出版,对甲骨学本身以及商史的研究均有价值。
-
蓝天撇下了我,我点起一堆火, 点起火, 以便做火的朋友, 点起火,好进入沉沉的冬夜, 点起火,为了更好地生活。 白天给予我的一切我都给了火; 森林,灌木,麦田,葡萄园, 鸟窠和窠里的鸟,房屋和屋里的钥
-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出处】唐王维《送别》。 【译注】春草明年再绿的时候,游子呵你能不能回归? 【全诗】 《送别》 [唐]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全
-
石延年多才多艺,性格洒脱幽默,他的诗歌和书法在当时享有很高的声誉,但不幸只活了四十七岁。石延年的早死,对他的好友来说是晴天霹雳;唯其突然,更加重了作者的悲痛感。这首挽诗正是抓住了“突然”这一点来着笔。 诗人采用了对照的手法:以一年前的
-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交友类名言赏析《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程 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原诗今译】 秋深了,我在月陂堤上徘徊四望, 北有插天的
-
此诗可分为四段。每段都是以“笑矣乎”开头。第一段,诗人化用汉代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来讽刺是非错位、黑自颠倒的丑恶社会现实。接着举了战国时张仪、苏秦的例子来说明“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的现象。张仪和苏秦是
-
《梨俱吠陀》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印度现存的一部最古老的诗集。共有诗1028首,内容庞杂丰富;有上古的神话传说,有对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的描绘,也有祭祀颂歌和巫术咒语。这些诗是研究上古印度社会历史与文化的宝
-
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本卷《清明》、《江南春》已介绍。“秦淮”指秦
-
上路笙歌满,春城漏刻长。游人多昼日,明月让灯光。鱼钥通翔凤,龙舆出建章。九衢陈广乐,百福透名香。仙伎来金殿,都人绕玉堂。定应偷妙舞,从此学新妆。奉引迎三事,司仪列万方。愿将天地寿,同以献君王。
-
题解 这组诗作于上元二年(761),是杜甫在成都草堂时的作品。这六首是以诗论诗之作。作者以诗的形式,批判了当时浮艳的文风,提出了卓有见识的文艺批评主张。 其 一 原文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