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诗经鉴赏

《文王有声》原文与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文王有声》原文与鉴赏

作者: 杨明琪 【本书体例】

【原文】:

文王有声,通骏有声(1)。通求厥宁(2),通观厥成。文王烝哉(3)

文王受命,有此武功。既伐于、崇(4),作邑于丰(5)。文王烝哉。

筑城伊淢(6),作丰伊匹。匪棘其欲(7),遹追来孝。王后烝哉(8)

王公伊濯(9),惟丰之垣。四方攸同(10),王后维翰(11)。王后烝哉。

丰水东注,维禹之绩。四方攸同,皇王维(12)。皇王烝哉。

镐京辟廱(13)。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皇王烝哉。

考卜维王,宅是镐京(14),维龟正之(15),武王成之(16)。武子烝哉。

丰水有芑(17),武王岂不仕(18)。诒厥孙谋(19),以燕翼子(20)。武王烝哉。

【鉴赏】:

这是一首称颂文王迁丰和武王迁镐的赞歌。文王是周室事业的奠基人,武王是父王未竟事业的继承者。所以先赞文王,后赞武王。而题目用“文王有声”标出,意在突出文王。

全诗八章,每章五句。前四章赞文王迁丰。诗歌开门见山,先指出“文王有声”,为文王立言,然后叙述文王迁丰的功德。由于丰邑建在崇地,所以要伐崇,说明文王伐崇是顺天应人之举,且此举“匪棘其欲”,不是为了享受;而是“通追来孝”,是为了发扬先王的创世精神。因此文王功绩昭著,致使四方诸侯来归,成为文王的辅翼,而文王则是他的坚实的保护人。后四章赞武王作镐,诗歌“四方攸同”,“无思不服”,武王是诸侯的真正盟主。然后追述其迁镐之举,曾“考卜维王”、“维龟正之”,是十分郑重的。而迁镐的目的,则是为了找一块“辟雍”之地,来“诏厥孙谋,以燕翼子。”因此武王也功德无量。这样,文王迁丰是为了“通追来孝”,武王迁镐是为了“诒厥孙谋”。两者相得益彰。最后,每章分别用“文王烝哉”、“武王烝哉”的反复语调加以褒赞,表达了歌唱者对文武两君无限敬仰的心情,深化了主题。

这首诗的谋篇布局是颇费匠心的;在材料的取舍上,前半颂文王时,文王本是谥号,顾名思义,应以文德为主,但诗中却偏写他伐崇的武功,文中有武;后半写武王时,本应以武功为主,但诗中却偏写他“镐京辟雍”的文德,武中寓文,这样文武对举,巧妙地表达出两圣有文武兼资之妙。在材料的安排上,前半颂文王时,四章全按顺序记述,一环套一环,紧密相扣;后半颂武王时,则采用倒叙手法,五、六章先叙四方都以武王为盟主,七章再追述建镐的经过,八章又赞述武王迁镐的目的,这样的选剪和安排材料,既严谨而又有变化,既精妙得体又错落有致。

这首诗的语言句式也具有整齐中富于变化的特色。诗歌开始用“文王有声”一句起头,紧接着又用“遹骏有声”加以强调,一面重复“有声”二字,一面则以“通骏”二字对之修饰,给人以深深回味之感。全诗本都用的是直陈语气,但到最后一章中却忽然插入“丰水有芑”,这一比兴句和“武王岂不仕”这一反诘句,在平缓的语气中泛起涟漪,诗意由此而增。诗歌每章的末句都用“烝哉”二字煞脚,但在“烝哉”之前,前四章头两个末句用“文王烝哉”,后两个末句则改用“王后烝哉”?后四章的头两个末句用“皇王烝哉”,后两个末句则改用“武王烝哉”,这种语言句式的变动,既不同于其它大雅中一般用语不重复的特点,又不同于国风里的重章迭唱,而是别开一面,有其独特的风格。

全诗在章法和句法上都富于变化的这一特点,历来受到品评家的赞赏。方玉润诗经原始说:“亦文章幻化之奇,则更变中之变矣。”真是一语破的,说出了这首诗特色之所在。

猜你喜欢
  • 《此酒不可相劝 王彧 刘彧》原文、出处、述要和作者资料

    上既有疾,而诸弟并已见杀;唯桂阳王休范人才本劣,不见疑,出为江州刺史。虑一旦晏驾,皇后临朝,则景文自然成宰相,门族强盛,藉元舅之重,岁暮不为纯臣。泰豫元年春,上疾笃,遣使送药赐景文死,使谓曰:“朕不谓

  • 放射派作品分析

    亦称“黑山派”*,美国当代否定诗歌传统格律体(即封闭体),提倡能力的放射(即放射体)的诗歌派别。 在黑山学院任教的查理·奥尔生最早推出

  • 苏轼《蔡景繁官舍小阁》全诗鉴赏

    使君不独东南美,典型长记先君子。戏嘲王叟短辕车,肯为徐郎书纸尾。三年弭节江湖上,千首放怀风月里。手开东阁坐虚明,目净东溪照清泚。素琴浊酒容一榻,落霞孤鹜供千里。大舫何时系门柳,小诗屡欲书窗纸。文昌新构

  • 蔡元培《图画》原文、鉴赏和解析

    图画 蔡元培 吾人视觉之所得,皆面也,赖肤觉之助,而后见为体。建筑,雕刻,体面互见之美术也。其有舍体而取面,而于面之中仍含有体之感觉者,为图画。 体之感觉何自起?曰,起于远近之比例,明暗之掩映。西人更

  • 寿阳曲·贯云石

    寿阳曲 贯云石 鱼吹浪,雁落沙,倚吴山翠屏高挂。 看江湖鼓声千万家,卷朱帘玉人如画。 贯云石:1286-1324,原名小云石海涯,号酸齐,又号芦花道人,维吾尔族人。出身将门。善骑射,

  • 韩愈《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镜潭》全诗赏析

    非铸复非熔,泓澄忽此逢。鱼虾不用避,只是照蛟龙。

  • 《樵夫赏析》

    这首绝句写山中樵夫的生活,说他每天砍上一担柴,卖后便够了一天的开销,回到家中,磨快了斧头,准备第二天再去砍柴。诗在表现艺术上有两点值得赞赏:一是诗写的是深山的樵夫,但没有明说,通过“古渡”、“涧底”二词,含隐不露地告诉大家;二是诗写樵夫

  • 李贺《送韦仁实兄弟入关》全诗赏析

    送客饮别酒,千觞无赭颜。何物最伤心?马首鸣金环。野色浩无主,秋明空旷间。坐来壮胆破,断目不能看。行槐引西道,青梢长攒攒。韦郎好兄弟,叠玉生文翰。我在山上舍,一亩蒿硗田。夜雨叫租吏,春声暗交关。谁解念劳

  • 描写思念的爱情古诗词(关于思念爱情的古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描写思念的爱情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思念爱情的古诗词,关于想念爱情的古诗,描写爱情相思的古诗词。拼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 《解连环》周邦彦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关雎 《诗经》3、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子衿

  • 刘禹锡《再游玄都观》原文、注释和鉴赏

    刘禹锡《再游玄都观》 百亩中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注释】 (1)诗前有序,全文见本诗附录1。此诗作于唐文宗李昴大和二年(828)三月,作者时年五十七岁,被召回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