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听孺子歌》原文与鉴赏
作者: 李继光 【本书体例】
【原文】:
沧浪之水清兮(2),可以濯我缨(3);沧浪之水浊兮(4),可以濯我足。
【鉴赏】:
这首古歌谣的主题,由于引用者的不同,出现了不同的理解。孟子中引用此歌,并附上孔子对此歌的评论,都是看作哲理的比喻:因水清,人们就用来洗帽缨;因水浊,人们就用来洗脚。这是由水本身决定的。孟子从这首歌引出一个“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的结论。我们今天学习此歌,可以理解为品格高洁,则被人尊重;品格污浊,则被人鄙视。清,浊都是自己的思想、行为形成的。这说明自身品德修养之重要。
在艺术上,此歌全用比喻,言近而旨远,概括力极强,富有哲理,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思索空间。“沧浪”一词是当时楚地的方言口语,历代诗词中都有引用,显得清新自然,富有民歌语言的朴实韵味。
-
江南佳公子,遗我锦绣端。揽之温如春,公子焉得寒。兴雨自有时,肤寸便濛{?漫}。敛藏以自润,牛斗何足干。空庭月与影,强结三友欢。我岂不足欤,要此清团团。所欢在一醉,常恐樽中干。舍酒尚可乐,明珠如弹丸。但
-
"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这句格言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治理高效与否取决于是否有足够多的贤良之士。他们具备才智和德行,能为国家献策决策。如果贤良之士众,就意味着可以集思广益,国家的治理会更加顺畅。相反,如果缺少贤良之士,治理就会流于浅薄,国家的发展也会受限。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和吸引更多的贤良之士,为国家的繁荣稳定作出贡献。
-
我生平最喜欢山茶花。前年冬末春初卧病期间,幸亏有一盆盛开的浅红色的“杨妃山茶”摆在床边,朝夕相对,颇慰寂寥。有一个早上,突然发现一朵鲜艳的花儿被碰掉了,心里觉得很可惜。我把她拾起来,放在原来的花枝上,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① 。子曰:“吾以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② 。居 ③ 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④ ?”子路率尔 ⑤ 而对曰:“千乘之国 ⑥ ,摄 ⑦ 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描写鸟叫的诗句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鸟叫的诗句,关于写鸟的诗句,形容鸟叫的诗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唐杜甫《独步江畔寻芳》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宋·徐俯《春游湖》独怜幽草岸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
这是一首写早秋景色的咏物诗。诗人以清丽的笔调描绘了遥夜、清瑟、西风、翠萝、残萤、玉露、早雁、远山、落叶等初秋景色。在描绘过程中,诗人从听觉及视觉的高低远近着笔,落笔细致,层次清楚。无论写景还是用典,都贴切自然,紧扣“早秋”这一主题。
-
其成家庭之训,惟孝悌、诚信、仁义、道德。|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其成家庭之训,惟孝悌、诚信、仁义、道德。》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的一声,将冷脸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
-
束薪已零落,瓠叶转萧疏。幸结白花了,宁辞青蔓除。秋虫声不去,暮雀意何如。寒事今牢落,人生亦有初。 作品赏析架,瓜架也。此亦秦州秋深作。束薪已零落①,瓠叶转萧疏②。幸结白花了,宁辞青蔓除③。秋虫声不
-
高才本出朝廷右,能事空推德业馀。每见便闻曹植句,至今传宝魏华书。济南名士新凋丧,剑外生祠已洁除。欲寄西风两行泪,依然乔木郑公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