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法三章”的意思,出处,故事
原指刘邦进入咸阳、废除秦法之后,制订的比较简单的三条法令。语出史记·高祖本纪:“召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曰: 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尔: 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
秦末,陈胜、吴广农民起义,反对秦王朝的统治。刘邦起兵响应,称沛公。刘初由项梁领导,后与项羽领导的起义军同为反秦的主力。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军乘隙攻占秦都咸阳,接受秦王子婴投降后,为收揽民心,便封存了秦朝的珍宝、财物和府库,使吏民的生活同平常一样。之后,刘邦又在霸上(今陕西西安市东,古为军事要地)召集父老,向他们约法三章。谓曰:“父老们很久以来忍受着秦朝的严刑峻法,犯了诽谤罪,全家遭杀戮,几个人在一起有所议论,会被绑赴市曹处斩。我跟诸侯同受楚怀王的约定,谁先进关谁就在关中称王。现在跟父老约定,只有三条法律: 杀人的处死刑,打伤人和盗窃财物的要按照情节轻重处以相当的刑罚。其余秦朝所定的苛法统统废除。”这三章法律,文简事约,合情合理,深受百姓欢迎。
现用“约法三章”一语,指订立简明易行的规章制度。
-
孤山有陈时柏二株。其一为人所薪,山下老人自为儿已见其枯矣,然坚悍如金石,愈于未枯者。僧志诠作堂于其侧,名之曰柏堂。堂与白公居易竹阁相连。属余作二诗以记之。柏堂道人手种几生前,鹤骨龙姿尚宛然。双干一先神
-
《沧浪诗话》云: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语,非关理也。 诗有别语,即诗家语。王安石也曾提出,写诗填词要用诗家语。诗 家语即是诗的语言。简言之,就是形象生动且能表情达意的语言。 例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
交友之道·绝交·管宁割席 《世说新语》中记载了一个“管宁割席”的典故。三国时期,管宁和华歆曾是一对要好的朋友。有一次,两人共同在菜园里锄地,突然金光一闪,泥土中翻出了一片黄金。管宁视黄金如石块一般,仍
-
我的家在溪边,这是一个很小很小得村庄,小得甚至在县域地图上也难以找到它的痕迹。我生于斯,长于斯,见证了溪边和溪边人家的变迁。想起家
-
作者: 李白 【原文】:余昔于江陵,见天台司马子微,
-
欲遇变而无仓忙,须向常时念念守得定;欲临死而无贪恋,须向生时事事看得轻。 【注释】 仓忙:仓促匆忙。 【译文】 如要在遇到变故时不
-
苏轼的《书上元夜游》描述了他在元夜的夜晚来到书房,通过窗户欣赏到了美丽的园林景色。作者通过具体描绘了园林中的各种细节,使读者仿佛亲临其境。在文章的结尾,苏轼表达了对美景的赞美之情。这篇文章生动地展示了苏轼对自然景观的敏感和独特的艺术眼光。
-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①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②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③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④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⑤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⑥ 硕鼠
-
宋·欧阳修寇莱公在中书2,与同列戏云,“水底日为天上日”,未有对,而会杨大年适来
-
上有饥鹰号,下有枯蓬走。茫茫边雪里,一掬沙培塿。传是昭君墓,埋闭蛾眉久。凝脂化为泥,铅黛复何有。唯有阴怨气,时生坟左右。郁郁如苦雾,不随骨销朽。妇人无他才,荣枯系妍否。何乃明妃命,独悬画工手。丹青一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