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原文拼音繁体夜宿山寺.[唐].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yè sù shān sì 夜 宿 山 寺 .[ tánɡ ]. lǐ bái..[ 唐 ]. 李 白 .wēi lóu ɡāo bǎi chǐ , shǒu kě zhāi xīnɡ chén 。危 楼 高 百 尺 , 手 可 摘 星 辰 。bù ɡǎn ɡāo shēnɡ yǔ , kǒnɡ jīnɡ tiān shànɡ rén 。不 敢 高 声 语 , 恐 惊 天 上 人 。夜宿山寺.[唐].李白.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译文注释诗评山上寺院的高楼多么高,人在楼上一伸手就可以摘天上的星星。我不敢大声说话,恐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山寺:蔡山,现属湖北省黄梅县的蔡山。 危楼:高楼,这里指山顶的寺庙。 百尺:虚指,不是实数,这里形容楼很高。 星辰:天上的星星统称。语:说话。恐:恐怕。 惊:惊吓。赏析一赏析二赏析三 丰富而奇特的想象,是写好一首诗的条件之一,是诗人进行艺术构思时经常运用的重要表现手段。屈原写离骚,就曾想象自己上天入地,驾飞龙,跨骐骥,追求理想的境界和人物;李白把奔腾不息的瀑布,想象为飞落九天的银河;李贺在秦王饮酒中,有“羲和敲日玻璃声”的奇想妙思;李清照在渔家傲中有“蓬舟吹取三山去”的瑰丽词句……我国文学史上许多杰出的诗人,都以大胆而新奇的想象,为我们留下了千古传诵的诗篇。 这首夜宿山寺是一首构思奇特、联想丰富的好诗,它用浪漫主义的手法,为我们描绘出了山寺楼台的高峻。首句“危楼高百尺”,起笔突兀峭拔,这座山寺台巍然挺立,耸入云表,“高百尺”只是一个不确指的数字,同“千仞”、“万丈”是文学作品夸张的写法。这一句以直接的描写先给读者一个山寺的初步印象。第二句“手可摘星辰”,熔想象和夸张于一炉,极力渲染寺楼的高峻。危楼耸立天际,上万颗明亮的星星挂在窗外,诗人夜宿楼头,一伸手好象就可以摘到星星。摘星揽月都是一种夸张的说法,极言自己登上了至高之处。第三、四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诗人没有接着再去直接描绘山寺之高,而是展开想象的翅膀,设想天上住了许许多多神明仙人,自己登上寺楼仿佛已经置身他们之中。此刻是星月当空的夜晚,天上的仙人们或宴饮,或云游,正按照他们特有的方式活动着,诗人登上高楼不敢高声说话,惟恐一说话把仙人惊动。这两句虽是假想之境,推导之词,却写得逼真,自然无邪。诗人运用想象从虚处着笔,目的还是为了烘托山寺楼台之高,危楼的诗情画意和神秘色彩。 古人常用“精骛八极,心游万仞”(陆机文赋),“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篇),来形容作家的艺术构思。在这首诗中,诗人正是凭借自己度活跃的艺术想象力,运筹了不落俗套的篇章,写出了奇特瑰丽的诗句。
-
金粟钗头次第多,起看缺月带斜河。悬知瑞草桥边夜,笑指灯花说老坡。
-
文章开头由反面入手,先引日本人袭译欧西人之语对中国的污蔑,旋即以感情强烈的反问句和感叹句加以否定,开篇即振聋发聩,催人猛醒。然后再针锋相对地推出“少年中国”的正面论题。
-
《小仓山房尺牍》 清袁枚著。袁枚字子才,号简斋,前清著名文学家、诗论家,乾隆进士。40岁时辞官归山,筑室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域西小仓山下隋氏废园,改名为随园,读书为文50年,不再出仕,世称随园先生。其
-
《水仙·花犯赋水仙》咏水仙诗鉴赏 周密楚江湄
-
以美育代宗教说 蔡元培兄弟于学问界未曾为系统的研究,在学会中本无可以表示之意见。惟既承学会诸君子责以讲演,则
-
宋玉 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 (1) ,宋玉、景差侍 (2) 。有风飒然而至 (3) 。王乃披襟而当之 (4) ,曰: “快哉此风! 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5 ?”宋玉对曰: “此独大王之风耳,庶人安得而共之
-
起首二句,直接描述自己时隔三年旧地重游的怀恋心境。“问讯”,表达出词人主动前来探望的殷切心情。“湖边”,点明远道而来,刚至湖岸,为下文乘船游湖作铺垫。“春色”,形容万紫千红的美好春景,乃下文“东风”、“杨柳”之引笔。“重来”,说明是再次
-
李煜后期的词,是指他亡国以后做俘虏时写的作品。由于作者的身分、环境的骤然改变,从一国之主顿时成为阶下之囚,反映在作品中的思想感情,自然也有比较明显而剧烈的变化。变化的关键,在于作者从皇帝在宝座上一下子
-
【原题】:张生示予咏菊诗且古之作者迟晚之意颇同体状之功未尽因书一绝以答之
-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 年年柳色,霸陵伤别。乐游原上 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这是被黄昇称为“百代词曲之祖” 的李白两首著名词作之一。然而,如同 《菩萨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