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花诗词之《桂花》全诗原文鉴赏
吕声之
独占三秋压众芳,何夸桔绿与橙黄。
自从分下月中种,果若飘来天际香。
清影不嫌秋露白,新丛偏带晚烟苍。
高枝已断郤生手,万斛奇香贮锦囊。
吕声之,字大亨。宋代新昌(今属江西)人。官宿松尉,徙平阳丞,终昭信军节度使。以诗名世,有沃州杂咏。他的这首盛赞桂花的七律写得很有特色。
诗的开端便直接称颂桂花是非同寻常之花。“独占三秋压众芳”,“独”字突出了桂花一家独秀,别无对手。“三秋”表明时间之长。“压”字显得桂花超群绝伦。“何夸桔绿与橙黄。”那一向以桔之绿橙之黄而夸口的,在桂花面前也要缄默不语了。因为桔绿橙黄固然色彩鲜明,对比强烈给人以美的享受,但仍不能同桂花相比。这里运用的是衬托之笔,突出桂花的非同寻常。那么,冠压群芳的高妙之处究竟是什么呢? 连桔绿橙黄都难以夸口的原因在哪里呢?“自从分下月中种,果若飘来天际香”就是一个回答和说明。原来这桂花不是凡俗之物,乃是天上月宫中仙物分种下界的。正如杨万里诗所说“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月桂)当然其香飘天际也就是压众芳的根蒂所在了。这里作者巧妙地借喻桂乃月宫仙种,说其香飘自天际一语既含非凡界所有之意,也包含有浓烈久远之意,可谓一语双关。在点明桂花香压众芳、不以色取胜之后,作者又转而描绘桂花的外在整体形象。“清影不嫌秋露白,新丛偏带晚烟苍”一联不同于上联流水对,而是以形象“清影”、“秋露白”与“新丛”、“晚烟苍”相对。写出了秋露之中,傍晚之时,桂花清影显得神清气爽、郁郁苍苍的气韵,令人想见其形,与上联天际香相应,可谓形神兼备。写诗贵在虚实相间、有机结合。这两联对桂花的香与形的描绘就可以说是有虚有实虚实结合。有虚无实、显得轻浮,有实无虚显得板滞。唯有二者结合才能给人以鲜明的印象。作者不仅抽象(虚)地说桂花独占三秋压众芳,而且通过其香、其形的描绘来充实补足。即使抽象地表述句中也有“桔绿”、“橙黄”实际形象作衬托,可谓虚中有实。在描写桂花香与形的两联也是如此。结尾“高枝已断郗生手,万斛奇香贮锦囊”句意思是桂花高枝已被当代英才折在手,而其花囊之中竟能贮有万斛(hu胡)之香。怪不得香飘天际,压众芳呢。郗生原指晋书·郤诜传中郤诜举贤良对策第一,自谓“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吕诗这里说桂花高枝已被郗生所折,是借郗生代指英才折桂以喻天上仙物与人间英才相配,堪称双美。桂花不以色彩取悦于人而以其香气浓郁沁人心脾。诗家咏桂立意也往往从这点着眼,吕声之这首诗的主旨就是赞美桂花之香。开头一句没有明说,只是暗点。颔联点出“天际香”。颈联又宕开一笔,转至整体形象刻画。结尾以“万斛奇香贮锦囊”照应首联,实乃“香”字贯穿始终。从写作技巧上看,虚实相生,首尾呼应。灵活用典,杂以传说,乃至夸张笔法,使得这首咏桂花诗颇具特色,可称是较好咏物之作。
-
今天是你走脱这世界的四周年!朋友,我们这次拿什么来纪念你?前两次的用香花感伤的围上你的照片,抑住嗓子底下叹息和悲哽,朋友和朋友无聊的对望着,完成一种纪念的形式,俨然是愚蠢的失败。因为那时那种近于伤感,
-
凌晓楼先生曙,……十岁就塾,年余,读四子书未毕,即去香作杂佣保,然停作,辄默诵所已读书,苦不明诂解。邻之富人,为子弟延经义师,先生乘夜狙其轩外,听讲论。数月,其师觉之,乃闭外户不纳。先生愤甚,求得已离
-
作者: 刘湛秋
-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朱砂鱼谱》是中国古代全面阐述金鱼方面的著作。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张谦德著。收入《美术丛书》 第1函第10辑。 张谦德生于明万历五年(1577),卒于崇祯十六年(1643)。字叔益。后改名丑,字
-
[清]高一麟 百日霪雨一日晴,大麦小麦倒纵横。农夫敢惜泥淖湿,载获钱镈掣电明。同川万亩人似蚁,语言嚣杂鸟无声。五岁婴儿荷走,八旬老叟引车行。引车荷莫辞倦,阴阳反覆倾刻变。脱使腐渍委沟壑,岂止鸠形与鹄面
-
作者: 潘岳 【原文】:余十二而获见于父友东武戴侯杨
-
任华吾尝好奇, 古来草圣无不知。 岂不知右军与献之, 虽有壮丽之骨, 恨无狂逸之姿
-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李清照 李清照 香冷金猊 ① ,被翻红浪 ② ,起来慵自梳头 ③ 。任宝奁尘满 ④ ,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 ⑤ ,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休休。这回去也
-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越来越多人会在社交平台上发布文案,文案用以分享自己对生活的思考,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那些火遍朋友圈的文案都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春天唯美文案(精选97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