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优美散文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十二日夜记梦》原文|鉴赏|赏析|解读 - 宋词精品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十二日夜记梦》原文|鉴赏|赏析|解读 - 宋词精品鉴赏

江城子 乙卯正月十二日夜记梦·苏轼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是一首著名的悼亡词,悼念的是作者的亡妻。乙卯,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苏轼的妻子王弗于治平二年(1065)去世,到1075年已经10年。王氏葬于四川彭山县,和作者做官的地方密州(今山东诸城县)相距数千里。

此词通篇采用白描手法,娓娓诉说心情与梦境,抒发了对亡妻的深挚感情。上片抒写对亡妻无法忘怀的深情:生死相隔,不能见面,所以“无处话凄凉”;退一步讲,“纵使相逢”也不相识,因十年来自己已是“尘满面,鬓如霜”了……在下片,词人通过“幽梦”,使境界绝处逢生——梦中相见,但又是“相对无言,惟有泪千行”……诗人沉痛的心情可以想见。尾句“短松冈”与前“千里孤坟”相照应,在不见雕饰痕迹的自然抒写中显示出构思的精当和结构的完整。

猜你喜欢
  •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出处】唐李商隐 《无题二首》其二 【意思1】惆怅:因失意而伤感、懊恼。 清狂:犹白痴。 这两句是说,即使相思完全无益,甚至因相思惆怅而变得痴呆,也在所不惜。

  • 《容斋随笔·汉唐辅相》译文与赏析

    汉唐辅相汉唐辅相 【原文】 前汉宰相四十五人,自萧、曹、魏、丙之外,如陈平、王陵、周勃、灌婴、张苍、申屠嘉[1]以高帝故臣,陶青

  • 唐宋小说之《胡旦妙语》全文、注释和翻译

    原文 胡旦 1 ,文辞敏丽,见推一时 2 。晚年病目 3 ,闭门闲居。一日,史馆共议作一贵侯 4 传。其人少贱 5 ,尝屠豕 6 ,史官 7 以为讳之即非实录,书之又难为辞 8 ,相与 9 见旦。旦曰

  • 名诗《小河》翻译|译文|赏析|解读

    《小河》 周作人 一条小河,稳稳地向前流动。 经过的地方,两面全是乌黑的土, 生满了红的花,碧绿的叶,黄的果实。 一个农夫背了锄来,在小河中间筑起一道堰。 下流干了,上流的水被堰拦着,下来不得;不得前

  • 《登观音台望城赏析》

    此诗前二句用“围棋局”“菜畦”作喻,描画长安城整饬、匀称的布局,笔直、宽敞的街道;后两句笔锋转向唐都政治活动的中心即大明宫,写早朝情景,以“一条星宿”为喻,写出火把之多,官员之众,仪礼之盛。此诗的描写具体生动,言简而意丰。   “百千家

  • 咏花诗词之《疏影 西山探梅》全诗原文鉴赏

    周介福 春光袅娜,趁昨夜雨晴,翠微重过。料得苔枝,连日东风,未怕禅关深锁。转恰竹外横斜影,担不起、万千繁朵。倩林禽、护惜寒芳,休任蝶残蜂涴。似尔冰肌玉骨,向空山托足,清瘦如我; 我已年来、消解尘缘,颇

  • 古代名句“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注释与译文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是一句古代名句。其中,“闲云潭影”描绘了静谧的景象;“日悠悠”暗示时间流逝;“物换星移”描述了自然变迁的景象;“几度秋”则表达了秋天变幻无常的特点。这句诗通过运用富有意境的词语,生动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与时间的流转,给人以深思的启示。

  • 岑参《送裴校书从大夫淄川觐省》全诗赏析

    尚书未出守,爱子向青州。一路通关树,孤城近海楼。怀中江橘熟,倚处戟门秋。更奉轻轩去,知君无客愁。

  • 论语《季氏》原文注解与鉴赏

    本篇表达了孔子政治思想方面的三个理念,它们形成了古代中国的政治传统,对两千年来中国的国家的治理、社会的发展和民族关系的处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已立志为君子, 自当从事于学。 凡学之不勤, 必其志之尚未笃也。

    既然已立志使自己成为君子, 就应当勤奋从事学习。 凡是学习不勤奋努力的, 一定是他的志向还未诚笃专一。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