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萧何追韩信》全文、翻译和鉴赏
(节自 淮阴侯列传)
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①,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②,曰: “上不欲就天下乎③?何为斩壮士!” 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悦之。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④,上未之奇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⑤,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有人言上曰: “丞相何亡。” 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 “若亡,何也?”何曰: “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 “若所追者谁?” 何曰: “韩信也。” 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 “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 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 王曰: “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 “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 不能用,信终亡耳。” 王曰: “吾为公以为将。” 何曰: “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 “以为大将。”何曰: “幸甚。” 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 “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⑥,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译文】 汉王发兵到蜀郡时,韩信逃出楚国,归降到汉王那里,那时韩信还没有知名度。做一个接待宾客的官员,后来犯了砍头之罪,同批罪犯中的其他十三人都已斩首。依次轮到了韩信,韩信便抬头向上一望,恰巧看见滕公,他说: “汉王不是想得到天下么? 为什么要杀我壮士!” 滕公很惊奇韩信的话,又见他相貌堂堂,便放了他不杀 滕公与他谈了一次话,觉得十分畅快。滕公将韩信的情况对汉王说了,汉王便封韩信做管理粮饷的军官,汉王没觉得韩信有什么奇特之处
韩信数次与萧何谈论,萧何也觉得韩信是个奇人。汉军到南郑,众将在路途逃跑的几十人。韩信猜想,萧何等人已经几次对汉王说过我韩信了,看来,汉王不会重用我的,便立即从汉军中逃跑 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他来不及让汉王知道此事,自己就去追韩信。有人向汉王报告说: “丞相萧何逃跑了。” 汉王十分愤怒,犹如失掉了他的左右两手。过了一两天,萧何来谒见汉王,汉王又气又高兴,骂萧何道: “你为什么要逃跑?” 萧何说: “我不敢逃跑,我是去追逃跑的人。” 汉王说: “你所追的人是谁呀?” 萧何说: “是韩信。” 汉王又骂道:“众将逃跑的几十人,你不去追,就追一个韩信,你在撒谎骗我。” 萧何说: “众将是容易再得到的,至于韩信,则是没有第二个的国士。你若是只想长久的做汉中王,也便没有什么事用得着韩信; 若是你要争得天下,那没有韩信也就没有谁能与你商议大事。但不知大王你的计策是怎么决定的了。” 汉王说: “我也打算向东去,哪能郁闷地长久居住在这里呢!” 萧何说: “你决计要向东去,若能任用韩信,韩信就可留下; 如不任用他,韩信终究是要逃跑的。” 汉王说:“我为了你推荐的缘故,封他做将官罢。” 萧何说: “虽然做了将官,韩信还是必定不会留下来。” 汉王说: “那么封他为大将。” 萧何说: “很好。” 于是,汉王就想召唤韩信来拜他做大将。萧何说: “大王你素来傲慢无礼节,今天拜大将好像呼喊个小孩儿一般,这也是韩信要逃走的原因。大王你必定要拜他为大将的话,那就要选择好日子,进行斋戒,设置拜将的场地,具备拜将的礼节,才可以的。” 汉王答应了萧何的请求。众多将官都十分高兴,个个都以为自己能被封为大将。待到拜大将时,才知是韩信,全军都感到惊诧。
【鉴赏】 韩信 (?—前196),汉初诸侯王,淮阴 (今江苏清江西南) 人。初属项羽,继归刘邦,被任为大将。楚汉战争时,刘邦采其策,攻占关中。刘邦在荥阳、成皋间与项羽相持时,使他率军抄袭项羽后路,破赵取齐,占据黄河下游之地。后刘邦封他为齐王。不久,率军与刘邦会合,击灭项羽于垓下(今安徽灵璧南)。汉朝建立,改封楚王。后有人告他谋反,降为淮阴侯。又被告与陈豨勾结在长安谋反,为吕后所杀。他善于用兵,自称“多多益善”。本文写他投奔刘邦后被拜为大将的过程。
初投刘邦时,不得志,只做了一个接待宾客的小官。后犯罪,本应杀头,但他在滕公 (夏侯婴) 面前表现奇特,得免。滕公告汉王刘邦,得以改任管理粮饷的军官。这为他以后的逃跑埋下了伏笔。
接着,写韩信在南郑逃跑。因他与萧何已多次谈论,仍不得汉王重用,故决计逃亡。萧何得知消息后,独自追韩信,一二日方回。当汉王问他为什么要独追韩信时,萧何回答: “诸将易得,韩信是国士无双的人才。汉王如果想争天下,非韩信同你商议决策不可。”这从侧面突出了韩信的才能。在萧何的一再举荐下,韩信被汉王拜为大将。
全文围绕韩信拜将,突出他的“奇伟”。临被杀之死,竟大言“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此“奇”之一。数与萧何语,何“奇之”,此“奇”之二。南郑逃跑,萧何独追,此“奇”之三。拜将即为“大将”,此“奇”之四。拜为“大将”,一军皆惊,此“奇”之五。写“五奇”,均为以后韩信展露突出的军事才能作铺垫。韩信本人无长篇大论,仅“何为斩壮士”一言,其余皆从侧面切入,愈显其才能之深邃莫测。
-
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 民贫则奸智生, 奸智生则邪巧作。故奸邪之所生, 生于匮不足; 匮不足之所生, 生于侈; 侈之所生, 生于毋度。故曰:审度量, 节衣服, 俭财用, 禁侈泰, 为国之急也; 不通
名言: 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 民贫则奸智生, 奸智生则邪巧作。故奸邪之所生, 生于匮不足; 匮不足之所生, 生于侈; 侈之所生, 生于毋度。故曰:审度量, 节衣服, 俭财用, 禁侈泰, 为国之急也
-
蟾精雪魄孕云荄,春入香腴一夜开。宿露枝头藏玉块,晴风庭面揭银杯。
-
或问:共事一人未有不妒者,何也?曰:人之才能、性行、容貌、辞色,种种不同,所事者必悦其能事我者,恶其不能事我者。能事者见悦,则不能事者必疏,是我之见疏,彼之能事成之也,焉得不妒?既妒,安得不相倾?相倾
【名句】或问:共事一人未有不妒者,何也?曰:人之才能、性行、容貌、辞色,种种不同,所事者必悦其能事我者,恶其不能事我者。能事者见悦 ① ,则不能事者必疏,是我之见疏,彼之能事成之也,焉得不妒?既妒,安
-
南阳本佳处,偶得作守臣。地与汝填近,古来风化纯。当官一无术,易易复循循。长使下情达,穷民奚不伸。此外更何事,优游款嘉宾。时得一笑会,恨无千日醇。客有多闻者,密法为我陈。自言此灵物,尽心妙始臻。非徒水泉
-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列星随旋,日
-
日晚长秋帘外报,望陵歌舞在明朝。添炉欲爇熏衣麝,忆得分时不忍烧。日映西陵松柏枝,下台相顾一相思。朝来乐府长歌曲,唱著君王自作词。
-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论语》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
-
万乘华山下,千岩云汉中。灵居虽窅密,睿览忽玄同。日月临高掌,神仙仰大风。攒峰势岌岌,翊辇气雄雄。揆物知幽赞,铭勋表圣衷。会应陪玉检,来此告成功。
-
晓木千笼真蜡彩,落蕊枯香数分在。阴枝拳芽卷缥茸,长风回气扶葱茏。野家麦畦上新垄,长畛徘徊桑柘重。刺香满地菖蒲草,雨梁燕语悲身老。三月摇扬入河道,天浓地浓柳梳扫。 作品赏析蜡彩:一作绛采。落蕊:一作落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相关的节目,内容包括赏读古诗词的电视节目,有关节目的古诗词3首以上,东方卫视,现在每周末播出,跟诗词有关的节目,是什么谢谢。《中华好诗词》《中国诗词大会》《中华好诗词》是河北电视台自主研发的一档文化类季播节目。以弘扬中国传统诗词文化为宗旨,以寓教于乐为目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