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优美散文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杜甫的诗句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杜甫的诗句

【诗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出处】唐·杜甫春望。【译注】长安沦陷了,只有山河依旧,春天的古城,只有荒草野树深深。感慨时局,看到花儿也落泪,怅恨离别,听到鸟鸣也觉动魄惊心。【全诗】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注释】①国破句:国破,指安史之乱起,长安沦陷。山河在:山河依旧。②草木深:人烟稀少,一到春天,更是杂草丛生。③感时二句:交义互见,指由于感时恨别,而对花溅泪,听鸟惊心。④烽火句:入春以来,三个月战火没有间断。⑤短:少。⑥浑:简直。⑦胜:承受。⑧簪:把头发聚总别在冠上的一种长针。【鉴赏1】 安史乱起,京城被陷,杜甫受俘,再入长安,感时伤世,思念亲人,遂作此诗。开头二句扣题即写春望所见,皆是对立意象之间的对比。面对京城三月的凄清景象,回思当年“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的盛况,自会起时世变易、物是人非的感叹。三四两句亦是对比。与首二句对立对比突出重点有所不同,此处是对照映衬,构成一组情感充盈的鲜明意象:诗人饱受离乱之苦、满怀忧愤之情,不但无心赏春,反而看见花开却落泪,听到鸟鸣亦惊心,甚至出现了幻视幻听:因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且惊心。 三四句与一二句还有些区分:首二句视界开阔,大处着笔,三四句则视线收拢,小处落墨;首二句是写景,是客观物象的再现,意隐象现,情感潜藏,三四句则是即景即情,情景交融,物我浑一,象现意出,情感四溢。笔路正是这样沿着由大及小、由外而内的方向前进。最后四句就直接从诗人主体的角度写其内心情感了。时逢战乱,烽火不断,家人离散,消息阻隔,亲人死活不知,令人焦心肠断,若得一家信,真是太宝贵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二句既是写恨别,也是写感时。“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烦心。苦之情难抑,不免以手搔头,本就稀疏的白发,更形短少,简直连编个发髻插个簪子也难了。至此诗人因焦虑愁苦而烧灼得不能自已的神态跃然纸上,活现于我们面前,其内心情感得到了极强烈的表现。【鉴赏2】 此诗作于肃宗至德二载(757)三月。先一年六月,安史叛军攻进长安,“大索三日,民间财资尽掠之”,又纵火焚城,繁华壮丽的京都变成废墟。先一年八月,杜甫将妻子安置在鄜州羌村,于北赴灵武途中被俘,押送到沦陷后的长安,至此已逾半载。时值暮春,触景伤怀,创作了这首历代传诵的五律。 前两联写“春望”之景,因景抒情。首联“国破”而空留“山河”,“城春”而只长“草木”,其破坏之惨,人烟之少,以及由此激发的忧国情绪,都从正反相形中表现出来。次联上下两句互文见义。身陷贼营,家寄鄜州,见“花”开而“溅泪”,闻“鸟”语而“惊心”,以乐景反衬哀情,而“感时”、“恨别”的复杂心态宛然可见。后两联抒“春望”之情,情中含景。三联“烽火”句应“感时”,“家书”句应“恨别”,忧国思家之情,回环往复,感人至深,尾联以“搔首”的动作写悲痛心情,余意无穷。题为春望,句句传“望”字之神。望山河残破荒凉,望长安草木丛生,望花鸟反增哀思,望烽火连月不息,望家书经久不至,最后以搔首望天收尾。读全诗,抒情主人公伤时悯乱、忧国思家的神情及其望中所见,历历如在目前,从而迸发出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猜你喜欢
  • 曹丕 ·与吴质书

    五月十八日丕白。季重无恙!途路虽局,官守有限,愿言之怀,良不可任。足下所治僻左,书问致简,益用增劳。 每念昔日南皮之游,诚不可忘。既妙思六经,逍遥百氏,弹棋闲设,终以六博,高谈娱心,哀筝顺耳。驰骛北场

  • 欧阳修《酬圣俞朔风见寄》全诗鉴赏

    因君朔风句,令我苦寒吟。离别时未几,峥嵘岁再阴。惊飚击旷野,余响入空林。客路行役远,马蹄冰雪深。瞻言洛中旧,期我高阳吟。故馆哭知己,新年伤客心。相逢岂能饮,惟有涕沾襟。

  • 陈涉世家

    【题 解】 本文写的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经过。公元前209年,爆发了以陈涉(又名胜)、吴广为首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史记·陈涉世家》记叙了这次起义的起因、经过和结局。这里节选的是原文前

  • 谏逐客书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题解 战国末期,秦国统一六国的大势逐步形成,六国在秦的客卿(即在秦作官的非秦国人)日益增多,他们的活动对秦国贵族的权力形成了威胁。贵族们就以韩国人郑国说秦修建渠灌,是想借此使秦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从而减

  • 《闺怨》情诗三百首赏析

    闺怨 作者: 张纮 【原诗

  •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出处】唐杜甫《 赠卫八处士 》。 【译注】今晚上又是一个什么样的 夜晚呢?我俩竟能坐到一起,共享这束 烛光。复:又。 【鉴赏】 今天晚上是怎样的一个夜晚啊! 竟能与

  • 躬行诚信,听谏纳贤。|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躬行诚信,听谏纳贤。》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姓罗女孩古诗词取名(姓罗的女生取什么名字让看字面好听起来也可以最好有古文出处)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姓罗女孩古诗词取名,内容包括姓罗含有古诗意义的女生名字,姓罗含有古诗意义的女生名字,适合罗姓女孩取名字的成语,古诗,诗经。罗嘉懿: 善、美。出自成语:嘉言懿行。意思是美善的言行罗瑾瑜 :比喻美德贤才。出自北齐颜之推 《颜氏家训•省事》:“今世所覩,怀瑾瑜而握

  • 孙原湘《登白云栖绝顶》虞山纪游诗

    本诗题中的“白云栖”是虞山上的一所庙宇,所以“白云栖绝顶”实际上就是虞山的绝顶。虞山位于江苏常熟市西北,山虽不甚高,却是江南名山之一,至今仍是著名的游览胜地。

  • 姚希孟《登缥缈峰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姚希孟:登缥缈峰记 姚希孟吴山以南,灵岩望太湖最豁,至铜井、西碛诸山,直薄湖渍矣。然西望至缥缈而穷,即莫厘亦为缥缈所障,仅半面装也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