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议(节选)”全文、注释、翻译和点评赏析 - 先秦散文
……
夫将者,上不制于天,下不制于地,中不制于人。故兵者凶器也,争者逆德也⑤,将者死官也⑥,故不得已而用之。无天于上,天地于下,无主于后⑦,无敌于前。一人之兵⑧,如狼如虎,如风如雨,如雷如霆,震震冥冥⑨天下皆惊。
【注释】 ①过:过错。 ②利:贪,掠。 ③臣妾:古代男奴叫臣,女奴叫妾。这里作动词用:指奴役。 ④贾:商人。肆宅,店铺。 ⑤逆德:违背道德。 ⑥死官:致人于死的官吏。 ⑦主:君主。 ⑧一人:指将领。 ⑨震震冥冥:形容军队行动既声势浩大又神秘莫测。
【今译】 凡用兵,不攻没有过错的城,不杀没有罪恶的人。杀害别人的父兄,掠夺别人的财物,奴役别人的子女,这都是强盗行径。所以军队是用来讨伐暴乱、禁止不义的。军队所到之处,农民不离开他们的田地,商人不离开他们的店铺,官吏不离开他们的官府。由于将帅能正确掌握用武之道,所以不用动刀杀人就能使天下亲附。
……
作为将领,应该上不受天时的制约,下不受地理的制约,中不受国君的制约。军队是杀人的凶器,战争是违背道德的行为,将领是致人于死的官吏,所以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用兵。(一旦用兵)那就上不顾忌天,下不顾忌地,后不顾忌国君,前不顾忌敌人。将领一人全权统帅大军,象虎狼那样凶猛,象暴风雨那样迅疾,象雷霆那样暴烈,声势浩大而又神秘莫测,使天下都感到震惊。
【总案】 本篇是论述用武之道的。所选两节分别论述用兵的原则、目的和将帅的权威,议论精辟,语言流畅而有气势。
-
在那梅花盛开的时候 在那梅花盛开的时候钟文标一小时候,老家后山种着许多梅树。这里的梅树已经上了年纪,粗糙干裂的树枝,总有许多残败的
-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老兵回乡后所面临的人亡家破的悲惨情景,反映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艺术上,通过环境描写和人物行动描写,表现了老兵归来后孤独凄凉的处境和心情。语言朴实自然,生动活泼,句式整齐,全用五言。 郭茂倩《乐府诗集》卷第二十
-
为爱江西物物佳,作诗尝向北人夸。 青林霜日换枫叶,白水秋风吹稻花。 酿酒烹鸡留醉客,鸣机织苎遍山家。 野僧独得无生乐,终日焚香坐结跏。 此诗作于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年)。这一时期,诗人仕途顺利。嘉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带古诗词的中秋祝福语,内容包括中秋古诗祝福语,古诗词中中秋祝福语有那些,古诗的中秋祝福语,求大神。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赏析:“海上生明月,天
-
【注释】:原序:丁未九月南渡,泊舟仪真江口作赵鼎这首《满江红》注明作于“丁未九月 ”。丁未是建炎元年(1127)年,上一年就是靖康元年,在这一年里金兵攻占汴京。靖康二年四月,金人掳掠徽、钦二帝北去。五月,赵构在南京即皇帝位(今河南商丘),改
-
《虚字说》是研究古代汉语虚词的专著。清代袁仁林著。成书于清康熙49年 (1710),乾隆11年(1746)付梓刊行。后有 《惜明轩丛书》本,熊罗宿校本。1939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据 《惜明轩丛书》本重新
-
梧叶儿·嘲谎人 无名氏 东村里鸡生凤,南庄上马变牛, 六月里裹皮裘。 瓦垄上宜栽树,阳沟里好驾舟。 瓮来大肉馒头,俺家茄子大如斗。
-
近来很通行说青年;开口青年,闭口也是青年。但青年又何能一概而论?有醒着的,有睡着的,有昏着的,有躺着的,有玩着的,此外还多。但是,自然也有要前进的。 要前进的青年们大抵想寻求一个导师。然而我敢说:他们
-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 ① 鱼潜在渊,或在于渚。 ② 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 ③ 它山之石, 可以为错。 ④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 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 ⑤ 它
-
好学聪敏,行己孝恭,遇物诚信。|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好学聪敏,行己孝恭,遇物诚信。》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