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优美散文

古代名句“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注释与译文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古代名句“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注释与译文

【名句】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注释与译文]膏油,指灯烛。晷(guǐ),日影。兀兀(wù),勤奋劳苦的样子。两句的意思是:点燃灯烛夜以继日地学习钻研,一年到头孜孜不倦地刻苦用功。

参考文献

(唐)韩愈进学解

猜你喜欢
  • 古文辞类纂《柳子厚晋文公问守原议》全文

    柳子厚晋文公问守原议 晋文公既受原于王,难其守。问寺人勃鞮,以畀赵衰。余谓守原,

  •  陆春祥《拱宸桥边》

    杭州这一段运河,虽只有三十九公里,却并不普通,它是京杭大运河南端的终点。运河上的拱宸桥很有历史,每天迎接着八方来客。生活在运河两边

  • 古诗词文化的作用(传承古诗词的意义)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文化的作用,内容包括传承古诗词的意义,中国古诗词文化对你的影响,学习古诗文的意义与作用。诗词是诗人对生活的一种深刻感悟,视角敏锐,体会独到,因其情真意切,往往引起读者共鸣。古往今来,诗人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大量作品,或忧愁、或

  • 勾践灭吴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题解 载于《国语·越语上》。标题为后代选文者所加。春秋时期的吴、越两国,国土相邻,向为敌战之国。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为报父仇,大败越国,越王勾践率败残人马退守会稽山上。本篇便记叙了勾践忍辱求和,卧

  •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杜甫的诗句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这是杜甫的诗句,描述了美妙的丝管乐声。上一句“锦城丝管日纷纷”,形象地描绘了美丽的音乐在空中飘扬。下一句“半入江风半入云”,进一步说明了音乐的神奇之处。诗句中的“此曲只应天上有”表示这样美妙的音乐只属于天堂。然而,“人间能得几回闻”,指出人世间能聆听到这样的音乐并不多。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音乐的高雅与珍贵,意境深远。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赏析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诗鉴赏 鹳雀楼,故址在当时的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县),建在高阜上,共有三层,

  • 宋词典故“一叶知秋”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宋词典故·一叶知秋 【出典】 《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以近论远。”唐·杜牧《早秋客舍》诗:“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见《全唐诗》卷五二五)宋·强幼安

  • 《良时不再至·古诗》原文与赏析

    古诗良时不再至,离别在须臾。屏营衢路侧,执手野踟蹰。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风波一

  • 苏轼《戏村校书七十买妾》全诗鉴赏

    侍者方当而立岁,先生已是者希年。

  • 老舍《吊济南》作品赏析|导读

    吊济南从民国十九年(1930年)7月到二十三年(1934年)秋初,我整整的在济南住过四载。在那里,我有了第一个小孩,即起名为“济”。在那里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