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经典古诗

《良时不再至·古诗》原文与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良时不再至·古诗》原文与赏析

古诗

良时不再至,离别在须臾。屏营衢路侧,执手野踟蹰。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长当从此别,且复立斯须。欲因晨风发,送子以贱躯。

这首诗是文选题作李少卿与苏武诗三首中的第一首。这儿首诗不是李陵(少卿)所作,前人早有定论。现代的中国文学史研究者多认为它们是东汉后期的作品,唯作者已无可考。这里用的题目,是本书编者加的。

这首诗写送别朋友时的情境。全首共十二句,可分为三个层次。前四句写临别时的心情;中四句用比兴手法,以浮云聚散形容人事;末四句写依依不舍的深厚感情。全诗都从送行者的角度来写,感情缠绵悱恻,而层次分明,主题突出。

“良时不再至,离别在须臾”,从回忆相聚时的好景入笔,语气急转到眼前的离别。前后对比,直抒盛时不再,重会难期的感叹。这两句除点明送别之外,一开篇就笼罩着伤别的气氛。“屏营衢路侧,执手野踟蹰”,从“衢路”到“野”,是地点的转移,暗示一程程相送的情境;从彷徨惆怅到执手踟蹰的动作神态,细致地描写出主人公逐步加深的临别依依的心理。中幅四句自上文连贯而下,以“仰视”开头,是即景起兴;“奄忽互相逾”描写浮云相聚的短暂,它们刚相遇,顷刻又跨越分散,及到风起,就随风奔驰,各在天一方了。这一自然景象,正合离人眼前聚难散易的境况,增加他无限的伤离怨别之情。“长当从此别”二句,总承了上文的意绪,反复咏叹,传达出深沉曲折的感情。“欲因晨风发,送子以贱躯”,意思是希望乘着晨风, 一直伴随朋友而去。这虽然是诗人的设想,却是真情实感的流骋,把依依不舍的心情写得淋漓尽致,引向感情的高峰。

本篇通过动作神态和自然景物,抒写内心活动,把分手一刹那的情景描写得非常真实细致。三四两句和“且复立斯须”句的动作神态描写, 已足见它的手法委曲含蓄、细腻生动了。特别中间四句写景,比兴十分贴切,它以景托情,融情入景,二者密切结合,达到妙合无垠、水乳交融的境界。篇末二句还借内心的奇思遐想来强化感情,把惜别之情表现得曲折尽致而又余味无穷。

诗的语言质朴自然,准确生动。全诗都用浅切的文句,不假雕琢, 自自然然地表达了深挚的感情,今天读起来还有明白如话的感觉。同时又表现出语言准确生动和高度概括的艺术能力。在平浅中显得委婉含蓄,耐人咀嚼。如“屏营衢路侧,执手野踟蹰”、“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欲因晨风发,送子以贱躯”等句,都把当时的情景、神态写得逼真生动,而且含义丰富。粗读这首诗,也许会觉得它平淡无奇,可是只要细加体会,就能发现它的好处正在于朴实自然、文约意广、言近旨远。刘勰认为:“情者文之经”,又说:“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文心雕龙·情采)。诗人在生活中“志思蓄愤”,有了饱满的激情,然后文从字顺,自然抒写成章,所以才有如此自然和谐、情致流溢的美。

猜你喜欢
  • 江底之夜 艾芜

    走下十里多路的山坡,阻挡在面前的,正是一条水势汹汹的江流和排立在江边的一列街屋,都在暮色中渐渐朦胧起来。街口吐出一大群回到远山去的村人,荷着土洋炮和带着红缨子的长矛,倘不看见另一只手还提有竹筐及布口袋

  • 苏轼《饮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全诗鉴赏

    朝蚁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 韦应物《答长安丞裴说》全诗赏析

    出身忝时士,于世本无机。爰以林壑趣,遂成顽钝姿。临流意已凄,采菊露未希举头见秋山,万事都若遗。独践幽人踪,邈将亲友违。髦士佐京邑,怀念枉贞词。久雨积幽抱,清樽宴良知。从容操剧务,文翰方见推。安能戢羽

  • 高适《送蔡山人》全诗赏析

    东山布衣明古今,自言独未逢知音。识者阅见一生事,到处豁然千里心。看书学剑长辛苦,近日方思谒明主。斗酒相留醉复醒,悲歌数年泪如雨。丈夫遭遇不可知,买臣主父皆如斯。我今蹭蹬无所似,看尔崩腾何若为。

  • 杜甫《长江二首》原文|赏析|鉴赏|解读|意境

    杜甫《长江二首》 杜甫 众水会涪万 ① ,瞿塘争一门 ② 。 朝宗人共挹 ③ ,盗贼尔谁尊 ④ ? 孤石隐如马 ⑤ ,高萝垂饮猿。 归心异波浪,何事即飞翻? 浩浩终不息,乃知东极临 ⑥ 。 众流归海意

  • (白先勇)《永远的尹雪艳》赏析和阅读理解答案

    《白先勇永远的尹雪艳》原文阅读|主旨理解|赏析|读后感 白先勇 一 尹雪艳总也不老。十几年前那一班在上海百乐门舞厅替她捧场的五陵年少,有些天平开了顶,有些两鬓添了霜;有些来台湾降成了铁厂、水泥厂、人造

  • 《北风吹赏析》

    这首诗以北风中的柏树比拟坚贞的节操,无论处在怎样的逆境中,都应当不折不挠,始终自持节操。诗中以树喻人,明示诗人自己坚贞不屈的情操与乐观豁达的精神。全诗语言犀利而含蓄,感情热烈而鲜明,是一曲大义凛然的正气歌。

  • 《洞仙歌》苏轼词翻译赏析: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

    ●洞仙歌 苏轼 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 分付新春与垂柳。 细腰肢、自有入格风流。 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 永丰坊那畔,尽日无人,谁见金丝弄晴昼? 断肠是飞

  • 《送增田涉君归国 赏析》

    作于:(1931年)《鲁迅日记》1931年12月2日:“作送增天涉君归国诗一首,并写讫。诗云:(略)。”

  • 孟浩然《秦中寄远上人》全诗赏析

    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作品赏析【注释】:一丘:指隐居山林。三径:指归隐后所住的田园。东林:庐山东林寺。“黄金”句喻处境窘困

相关栏目: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先秦诗歌
  • 元明清诗词
  • 汉魏六朝诗
  • 千家诗全集
  • 白渔诗集
  • 经典古诗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