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 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 赖,溪头卧剥莲蓬。
【注释】茅檐(yán):这里借指茅屋。吴音:泛指南方口音,作者所居上饶地 区,旧属吴国。翁媪(ǎo):老公公和老婆婆。亡(wú)赖:指小孩子顽皮。
【大意】清澈的小溪旁有一座低矮的小茅屋,溪边长满了嫩绿的青草。我闲 步走到近前,听到一阵柔媚的南方方音,原来是一对满头白发的老夫妇 带着醉意,正在亲热地谈着家常。这家人家的大儿子正在河东的豆地里 锄草,二儿子在屋前编织着鸡笼。最有趣的是那淘气的小儿子,顽皮地 躲到溪边,躺在草地上剥莲蓬吃。
何小宛 主编.中学生古诗古文阅读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第185页.
-
【名句】但得葵心长向日,何妨驽足未离尘 语出宋代范仲淹《依韵酬吴安道学士见寄》诗。只要能像葵花那样始终朝向太阳,自己就是永远处在卑下的地位又有何妨呢?两句诗表达了作者矢志追求真理的坚定态度。葵心:葵花
-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
-
《边城歌》虎踞岳雄高,深山气横涛;青锋寒夜甲,无负我军刀。
-
原文: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着燕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
-
胡地三月半,梨花今始开。因从老僧饭,更上夫人台。清唱云不去,弹弦风飒来。应须一倒载,还似山公回。
-
明·刘元卿 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 2 ,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适使其仆市履于肆 3 ,仆私其值而以窃履进 4 ,楚人不知也。他日,友人见其履在楚人足而心骇曰:“吾固疑之 5 ,果然窃吾履。
-
《先秦散文·战国策·淳于髡止齐王伐魏(齐策三)》原文鉴赏
-
【题 解】这首诗选自《杜工部集》。《望岳》共有三首,分别写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
-
寻花不惜命,爱雪常忍冻。三为郡太守,清似於陵仲。
-
【名句】鸟同翼者而聚居,兽同足者而俱行 语出《战国策·齐策》。同一类的鸟结伙居处,同一类的野兽并足行走。比喻性情相投的人彼此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