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之《李清照《武陵春》》原文、鉴赏和赏析
李清照武陵春李清照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①。载不动、许多愁。
注释 ①双溪:在今浙江金华县东南,是风景佳胜之地。浙江通志卷一七引名胜志:“双溪,在城南(金华城南),一曰东港、一曰南港。东港源出东阳县大盆山,经义乌西行入县境,又汇慈溪、白溪、玉泉溪,坦溪、赤松溪,经石碕岩下,与南港汇。南港源出缙云黄碧山,经永康、武义入县境。又合松溪、梅溪水,绕屏山西北行,与东港会于城下,故名。”舴艋舟:小船,两端尖如蚱蜢。
大梅诗意图(之一) 【清】 任熊 故宫博物院藏
鉴赏 本词乃绍兴五年(1135)李清照流寓浙江金华所作。时词人52岁,已孀居多年。这首武陵春也是抒写春愁,但是作者避开了一般的春景描写,主要侧重倾诉心语,表现她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郁,全词语言平淡,格调沉婉,具有鲜明的南渡色彩。
开篇即是春的画面,但是与以往的“春光淡荡”“宠柳娇花”迥异,而是“风住尘香花已尽”,短短几字,却包藏着丰富的内涵:既点出此前风吹雨打、漫卷落红的情景,又绘出如今雨过天晴,花成尘土的景象;既暗示了作者雨天不得外出游赏的落寞,又写出了她怜花自伤的无限感怀,意味无穷。李清照是懂得怜花、惜花的,在“雨疏风骤”之后,她还为海棠的“绿肥红瘦”遗憾,而此时花已成土,这满眼的“红尘”教她如何承受?“日晚倦梳头”句是词人此时的情状,满是慵懒倦怠,温庭筠菩萨蛮也描写女子的慵懒,“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但毕竟她还有梳洗、画眉的兴致,而此时,日已高,作者却依旧无心妆扮,其落寞无绪的心境可见一斑。
接着,词人笔锋忽转,带出“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使全词的色调更为暗淡。“物是人非”便是她对自己现在生活的概括,大有往事堪哀、不可回首之意,词人本有幸福的生活,无奈身逢乱世,只能辗转漂泊;她也曾有甜蜜的感情,但在颠沛流离中,丈夫溘然长逝;她也有温馨的家,而山河破碎,故园难回,只能成为天涯况客,寓居他乡……太多的不如意,纷至沓来,使词人悲不能胜,涕泣沾襟,正是一言难尽、“欲语泪流”。
愁肠百结,郁塞难耐,作者想在春景中梳理一下自己的情怀,下阕中“闻说双溪春尚好”表明了作者有游春的意向,因此她“也拟泛轻舟”,但是“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两句又使词人的情绪跌入深谷,她的游春之梦也随之破灭。作者连用了“闻说”“也拟”“只恐”三组虚词蓄势,给词增添了起伏和波澜。第一句“闻说双溪春尚好”一扬,词人还在流泪,闻听金华郊外的双溪春光明媚、风景独好,心不觉有了些许缓和。“春尚好”“泛轻舟”节奏明快,格调轻盈,恰好暗合了词人瞬间的喜悦。而“泛轻舟”前着“也拟”二字,则显得婉曲沉静,表明词人出游之意是一时兴起。“轻舟”一词又为下文的“载愁”作了很好的映衬和铺垫,“只恐”以下二句,则是在蓄势之后又来一个突然的跌宕,使感情显得深沉悠长。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是全词的名句,作者以舟小、愁多作对比,反衬出内心的愁重。李煜虞美人中形容愁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而李清照又进了一步,将“愁”搬上了船,于是“愁”便物化了,有了重量,它不但可以随水漂流,而且可以用船承载。其实将“愁”与“舟”联系一起并不是李清照的首创,之前就有,如郑文宝柳枝词“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苏轼虞美人“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陈与义虞美人也有“明朝酒醒大江流,满载一船遗恨、向衡州”。但是作者选取的角度更新,前人的词中,船是“载愁”的工具,而这里,船是愁重的衬托,船已经载不动愁情了,就将作者内心的绵绵愁痛推向了极点,极富艺术表现力。
作者写愁,没有浓墨重彩,没有铺叙渲染,仅以寻常语言入词,选取了别致的角度,在轻描淡写中使“载不动”的愁意自现。全词格调幽婉,画面朴素,感情深沉,极富艺术张力。(张雅莉)
集评 明张綎:“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易安名清照,尚书李格非之女,适宰相赵挺之子明诚。 尝集金石录千卷,比诸六一所集,更倍之矣。所著有漱玉集,朱晦庵亦亟称之。后改适人,颇不得意。此词‘物是人非事事休’,正咏其事。水东叶文庄谓:‘李公不幸而有此女,赵公不幸而有此妇。’词固不足录也。结句稍可诵。朱淑真‘可怜禁载许多愁’祖之。岂女辈相传心法耶。”(草堂诗馀别录)
清陈廷焯:“易安武陵春后半阕云:‘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又凄婉,又劲直。观此,益信无再适张汝舟事。即风人‘岂不尔思,畏人之多言’意也。投綦公一启,后人伪撰,以诬易安耳。”(白雨斋词话卷二)
清明上河图(局部)【宋】张择端 故宫博物院藏
链接武陵春词牌。武陵春,又名武林春花想容。双调,四十九字,上片四句三平韵,下片五句三平韵。
-
和狼相邻吃饱了也有教养饥饿时才露出本相是狗的变种还是进化?不向人摇尾,不听从驱使哪能得到施舍、豢养传闻中是那么可憎可怕以野性保护自
-
《事物纪原》又名《事物纪原集类》,是我国流传下来比较早的一部考证事物起源和沿革的专门性类书。宋高承编撰。成书于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主要版本有宋庆元三年(1197)建安余氏刊本;明正统十
-
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名言: 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注释: 从: 跟从着。恶: 讨厌。 句意: 爱别人的人, 别人一定会跟着爱他; 为别人谋利的人, 别
-
自入秋光能几时, 无端又赋别秋诗。 夜长月冷虫鸣急, 天阔风高雁过迟。 三径黄花存旧节, 半栏红叶堕残枝。 往来毕竟乘除法, 何用年年宋玉悲? 战国时期的作家宋玉曾写过著名的《九辩》,其文开篇的第一句
-
海兰泡大惨案是八国联军侵华时期,俄国侵略者制造的一起屠杀中国人民的惨案。1900年,俄国出兵17万占领我国东北三
-
原题:桂林李生乞题其曾大父次星大令所作山居图长卷
-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出处】唐.秦韬玉《 贫女 》 【意思1】敢以灵巧的双手和精细的 针线活在人前夸耀,却不愿把双眉画得 长长的,去跟别人争妍斗丽。针巧:针 线活做得细致精巧。斗
-
高 骈 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原诗今译】 夏日长啊绿树投下浓深的阴凉, 楼台美啊历历倒影映入了池塘。 微风习习拂皱了水面波光荡漾, 满架盛开的蔷薇播放一
-
宋词典故·韦曲 【出典】 唐·杜甫《奉陪郢驸马韦曲二首》其一:“韦曲花无赖,家家恼杀人。”(见《全唐诗》卷二二五)又,《赠韦七赞善》诗:“乡里衣冠不乏贤,杜陵韦曲未央前。尔家最近魁三象,时论同归尺五天
-
雨足谁言春麦短,城坚不怕秋涛卷。日长惟有睡相宜,半脱纱巾落纨扇。芳草不锄当户长,珍禽独下无人见。觉来身世都是梦,坐久枕痕犹著面。城西忽报故人来,急扫风轩炊麦饭。(徐州所出。)伏波论兵初矍铄,中散谈仙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