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山亭夏日》全文、翻译和鉴赏
高 骈
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原诗今译】
夏日长啊绿树投下浓深的阴凉,
楼台美啊历历倒影映入了池塘。
微风习习拂皱了水面波光荡漾,
满架盛开的蔷薇播放一院清香。
【鉴赏提示】
这是一首优美的风景抒情诗。
一个炎热的夏日里,诗人登上山亭,眼前是沉郁幽静的 景色,“绿树荫浓夏日长”诗中的“浓”字,既描写了大树茂密 蓊郁、浓荫匝地的景象。又暗指了繁盛绿树浓重,阴暗的色 彩,使环境更显得阴凉幽寂。
“楼台倒影入池塘”,池塘中的水光滑明净,似一面镜 子,池畔楼台的倒影在水中分外清晰。一个“入”,刻画出水 中形象逼真,表现池水的平静无波,给暗郁的环境增添了一 些明亮与平静。
绿树浓荫,止水如鉴,世界上仿佛只有这一片墨绿,半 池凝碧,满日空寂的青天,几座无声的楼台。自然静止不动, 时间驻足不前。“夏日长”不仅指夏日昼长夜短,而且指燥热 的天气像凝固了一般,显得更加漫长。
诗的篇幅是有限的。诗人紧紧抓住感受最深的绿树浓 荫,池塘倒映,以有限的篇幅生动地刻画夏日山亭的沉寂、 空幽、阴凉。读者的遐想是无止境的。能“看”到诗中未提到 的东西。茂盛的绿树上,一定有声振耳鼓的蝉鸣;宁静的池 塘边,会传来一两声蛙叫;树下塘畔的茂草中,有低回婉转 的虫吟。
无声无息,自然安睡着,人沉浸在静穆的自然中。声和 景都凝固着。忽然,凝止的池水泛起一层皱褶,仿佛一挂水 晶珠帘轻轻摇曳着,闪动着盈盈珠光。诗人正为这光与影的 变幻惊奇不已,襟发微起,一阵凉爽的微风拂上了面颊。诗 境由前两句的静转到了动。“水晶帘动微风起”一句用得很 巧。如果单为了合乎逻辑地表现客观事物,就应先写微风, 再写水晶帘动,才更加精确,但是这样就缺乏生动性了。诗 重在写感受,不只是为了说明。在那寂静凝固的夏日里,诗 人首先感到的并不是风,而是先注意到了平静的水面上醒 目的浅浅涟漪,受到提醒,然后才感觉到徐徐吹来的淡淡微 风。这因果倒置的句法结构更能真切表现人的主观感受,是 诗人常用的。王维的诗句“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就是用 因果倒置的句法产生奇异的效果。诗语处处都应该给人以 惊奇,才能具有吸引力。这首诗的起首两句都是渲染夏日的 凝重寂静,而此处水晶珠帘般荡动的涟漪首先打破了这一 片安静,自然地转入动态的境界。
这动并不是喧哗的闹嚷,而是那款款拂来的微风。它掀 起丝丝水痕,带来一阵凉意,是多么新鲜、宜人。但它带来的 不仅仅是这些。满架的蔷薇在风中瑟瑟作歌,缓缓地,一阵 清幽的香味远远传来,又随风飘去。不一会儿,一股淡淡的 蔷薇花香在庭院中荡散。一切都在流动的微风中有了活力, 有了生气。
刚刚才是绿树浓荫,夏日漫漫,转眼之间微风轻动,满 院花香。自然的美丽和多姿,潇洒自如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
为文无出相如右,谋帅难居郤縠先。归去雪销溱洧动,西来旌旆拂晴天。
-
宋太祖母杜氏的人物故事|评价|小传,宋太祖母杜氏的事迹|史鉴
杜氏(公元901—961年),定州安喜(今山西安喜)人,是宋太祖赵匡胤和太宗赵光义的生母。赵匡胤兵变陈桥驿代周立宋,杜氏被尊为皇太后。 杜氏具有一定的政治见识,其“为君难”之说有其可取之处。为了赵氏王
-
泻水置平地 (《拟行路难》之四)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在鲍照的《拟行路难》的组诗中,这首诗大概是
-
夜游宫·人去西楼雁杳人去西楼雁杳。叙别梦、扬州一觉。云澹星疏楚山晓。听啼乌,立河桥,话未了。雨外蛩声早。细织就、霜丝多少。说与萧娘未知道。向长安,对秋灯,几人老。译文人离去后西楼就变得空空如也,鸿雁也
-
《玫瑰》咏玫瑰 玫瑰,蔷薇科多年生落叶低矮灌
-
《卜算子》 古涧一枝梅,免被园林锁。路远山深不怕寒,似共春相躲。 ① 幽思有谁知,托契都难可。独自风流独自香,明月来寻我。 【注释】 ①“似共”句:似在躲避春天,即陆游《卜算子》咏梅“无意苦争春”之意
-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名言: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注释: 任: 责任, 担子。空乏: 资财缺乏。拂: 违背。乱: 扰乱。动心: 惊动(
-
弟子之于师,听教听役而已,故正立拱手以待也。与之言则对,不与之言则趋而退,进退应答不
《弟子之于师,听教听役而已,故正立拱手以待也。与之言则对,不与之言则趋而退,进退应答不敢专也。》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世路重禄位,孔栖栖者孔宣。人情爱年寿,夭死者颜渊。二人如何人,不奈命与天。我今信多幸,抚己愧前贤。已年四十四,又为五品官。况兹知足外,别有所安焉。早年以身代,直赴逍遥篇。近岁将心地,回向南宗禅。外顺世
-
王实甫〔十二月〕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