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意思,出处,故事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冬天,被贬在外22年的诗人刘禹锡调回洛阳任分司主客郎中。在北返洛阳经过扬州时,他和因病罢苏州刺史回洛阳的诗人白居易相逢。在相会的宴会上,白居易即席赋诗醉赠刘二八(禹锡)使君,对刘禹锡被贬在外22年表示了同情。当时,刘禹锡虽被召回洛阳,结束了贬谪生活,但并未得到重用,故而心情不佳,再加上过去的好友王叔文、吕温、柳宗元等人死亡殆尽,自己只身北返,心情更加沉闷。白居易的诗使得刘禹锡思绪万千,无比悲愤。随即当场挥笔写下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诗的全文是:“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意思是说: 那巴山楚水凄凉而又荒远,我被弃置在那里23年(刘805年秋被贬,826年被召回,首尾共22年,刘、白诗中谓23年,可能是出于诗歌平仄押韵的考虑)。怀念亡友只好吟唱思旧赋,回到故乡我的斧柄已朽烂。沉舟侧千帆竞发飞驰而过,病树前万木争春生机盎然。今天听到您为我吟诗一首,为振奋精神,我把这杯酒喝干。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常用来比喻腐朽的东西周围,新生的东西仍然不断成长,有着无限的生命力。
-
宋词典故·角黍 【出典】 晋·周处《风土记》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据《初学记》卷四引)又,“又以菰叶裹黏米煮熟,谓之角黍。”(据《艺文类聚》卷四引)。 【释义】 角黍即粽子,从晋时起即有端午节
-
【原题】:清明日郡圃游观者如织余以赵园之约至夕乃还若水赋诗后四日偶因小疾谒告清坐始得奉答
-
八年级下册语文三单元课后古诗词(语文书八年级下册的第三四五单元古诗)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八年级下册语文三单元课后古诗词,内容包括语文书八年级下册的第三四五单元古诗,语文书八年级下册的第三四五单元古诗,初3语文下册课后古诗词。三四单元没有古诗,只有第五单元有诗词曲五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李商隐的诗句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心爱人的思念之情。诗人回应君子的问询,表示不知道归期,象征着长久的相离。巴山夜雨涨秋池描绘了一个雨夜的夜景,增添了凄凉感。诗人期待与爱人共度甜蜜时光,希望能够一起剪烛灯来窥探彼此心灵深处。诗意流转于巴山夜雨的诱人时刻之中。上一句是为了突出对归期的无奈,下一句则为表达对夜雨时光的神往及期盼,使整首诗情感更为丰富。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对离别人的思念和无奈,情感深沉而含蓄。
-
《先秦散文·孙子兵法·谋攻》原文鉴赏 孙子曰
-
生则谨养,谨养之道,养心为贵;死则敬祭,敬祭之术,时节为务。此所以尊师也。|什么意思|
《生则谨养,谨养之道,养心为贵;死则敬祭,敬祭之术,时节为务。此所以尊师也。》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严师固所以尊道,尊道则民知敬学,率天下之人而皆知敬学,天下岂不大治。|什么意思|大意|
《严师固所以尊道,尊道则民知敬学,率天下之人而皆知敬学,天下岂不大治。》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一流水镇的人中午都把酒喝大了,喝大了的人一般都很兴奋,控制不了自己,酒精把他们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都燃烧起来了。像莫合塔尔,他就决定
-
朝吊李家孤,暮问崔家疾。[时李十一侍郎诸子尚居忧,崔二十二员外三年卧玻]回马独归来,低眉心郁郁。平生所善者,多不过六七。如何十年间,零落三无一。刘曾梦中见,元向花前失。[刘三十二校书没后,尝梦见之,元
-
春过鄱阳湖百虑片帆下,风波极目看。吴山兼鸟没,楚色入衣寒。过此愁人处,始知行路难。夕阳沙岛上,回首一长叹。简析该诗前四句描述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