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溪涨》全诗赏析
秋夏忽泛溢,岂惟入吾庐。蛟龙亦狼狈,况是鳖与鱼。
兹晨已半落,归路跬步疏。马嘶未敢动,前有深填淤。
青青屋东麻,散乱床上书。不意远山雨,夜来复何如。
我游都市间,晚憩必村墟。乃知久行客,终日思其居。
作品赏析
黄鹤编在宝应元年成都诗内。当时浣花桥①,溪水才尺余。白石明可把②,水中有行车③。
(此阻于溪水,不得归寓而作也。首叙平时溪水。)
①万里桥,近浣花溪。②艳歌行:“水清石自见。”③华阳风俗录:浣花亭,在州之西南,江流至清,其浅可涉,故中有行车。
秋夏忽泛溢,岂惟入吾庐。蛟龙亦狼狈①,况是鳖与鱼。兹晨已半落,归路跬步疏②。马嘶未敢动,前有深填淤③。
(此记涨后景事。【远往】蛟龙二句,即前诗“鱼鳖为人得,蛟龙不自谋”意。跬步疏,人迹稀也。深填淤,马行滞也。)
①赵曰:狼、狈,二兽名,半其体相附,苟失其一,则无据矣。故仓皇失据者,谓之狼狈。②荀子:“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注:“一足曰跬,两足曰步。”③汉·沟洫志:“有填淤反壤之害。”注:“填淤,谓壅泥也。”黄希曰:沟洫志:淤,音于庶反,此作平声用。
青青屋东麻,散乱床上书。不知远山雨,夜来复何如。我游都市间,晚憩必村墟①。乃知久行客,终日思其居②。
(此遥望村居而有感也。若山雨夜至,则更阻归途矣。因思向者朝游夕返,行客思居,不能自己,今如咫尺睽隔何。杜臆云:末四只说平日归家,而沮雨恩家,自见于言外,更有蕴藉。一说:久客思家,概言旅人之情,意却稍宽。此章四句起,下二段俱八句。)
①村墟,即指草堂。庾信诗:“摇落小村墟。”②诗:“职思其居。”
-----------仇兆鳌 杜诗详注-----------
-
施肩吾幼女才六岁, 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 学人拜新月。施肩吾,字希圣,号东斋,
-
常忝鲍叔义,所期王佐才。如何守苦节,独此无良媒。离别十年外,飘飖千里来。安知罢官后,惟见柴门开。穷巷隐东郭,高堂咏南陔。篱根长花草,井上生莓苔。伊昔望霄汉,于今倦蒿莱。男儿命未达,且尽手中杯。
-
涡河走过我家乡 1按说,小村与河流比邻而居,应该是充满诗情画意的,但不知是本来无诗意还是我笔下难以生花,对于这条横亘在我生活里的大
-
无名氏 四节 海棠过雨红初淡,杨柳无风睡正酣。杏烧红桃剪锦草揉蓝。三月三,和气盛东南。 垂门艾挂狰狰虎,竞水舟飞两两凫。浴兰汤斟绿醑泛香蒲。五月五,谁吊楚三闾。 天孙一夜停机暇,人世千家乞巧忙。想双星
-
吴头楚尾,一棹人千里。休说旧愁新恨,长亭树、今如此!宦游吾倦矣,玉人留我醉。明日万花寒食,得且注为佳耳。 作品赏析【注释】①作期同上,离隆兴赴临安途中作。旅兴:旅途中即兴而作。词写不胜宦
-
乐极伤头白,更长爱烛红。相逢难衮衮,告别莫匆匆。但恐天河落,宁辞酒盏空。明朝牵世务,挥泪各西东。 作品赏析【鹤注】当是乾元元年六月出为华州司功将行时作。《唐诗纪事》:孟云卿,河南人,与杜工部、元次
-
中国的现代化,无论如何,不会完全消灭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 ——周谷城《论中西文化的交融》 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伟大的革命。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
-
《牡丹·酹江月足乐园牡丹》咏牡丹诗鉴赏 赵师
-
三山怀谢脁,水澹望长安。芜没河阳县,秋江正北看。卢龙霜气冷,鳷鹊月光寒。耿耿忆琼树,天涯寄一欢。
-
江楼曲 作者: 李贺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