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晚行口号》全诗赏析
落雁浮寒水,饥乌集戍楼。
市朝今日异,丧乱几时休。
远愧梁江总,还家尚黑头。
作品赏析
此公往鄜省家,在道时作。梁简文帝有和卫尉新渝侯巡城口号,张说有十五夜御前口号,口号不始于杜公。三川不可到①,归路晚山稠②。落雁浮寒水③,饥乌集戍楼④。市朝今日异⑤,丧乱几时休⑥。远愧梁江总,还家尚黑头⑦。
(上四晚行之景,下四晚行有感。落雁饥乌,写中路凄凉之状,亦见丧败之余,行人少而戍卒稀。【卢注】读此二句,有春燕巢于林木之感。)①【邵注】三川在鄜邯州南六里。颜延之诗:“日夕望三川。”汸注:不可到,徒步行缓也。②蔡琰诗:“云山万重兮归路遐。”③国策:更赢虚发而落雁。江总诗:“落雁不胜弹。”陆机诗:“寒水入云烟。”④张正见诗:“饥乌落箭锋。”庾信诗:“戍楼鸣夕鼓,山寺响晨钟。”⑤陆机诗:“市朝忽迁易。”⑥诗:“丧乱既平。”⑦古诗为焦仲卿妻:“且暂还家去。”顾炎武曰:考江总传,梁太清三年,台城陷,总年三十一。自此流离于外十四五年,至陈天嘉四年还朝,总年四十五。所谓“还家尚黑头”也。子美遭乱崎岖,略与总同,自伤其年已老,故发此叹耳。传又云:开皇十四年,卒于江都,时年七十六。既无还家之文,而祯明三年为陈亡之岁,总年已七十一,头安得黑乎?且子美诗云:“莫看江总老,犹被赏时鱼。”又云:“管宁纱帽净,江令锦袍鲜。”亦已亟称之矣。刘须溪谓着一梁字,不胜其愧,此谬说也。
-----------仇兆鳌 杜诗详注-----------
-
【3399】理直气和:胡适的交游(魏邦良著,人民出版社,18 4万字,2014年4月第1版,30元,恩恩怨怨——近现代文化名人交往丛书之一)△胡适
-
同王征君洞庭有怀张谓八月洞庭秋,潇湘水北流。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不用开书帙,偏宜上酒楼。故人京洛满,何日复同游?张谓,生卒年
-
《梅花·渔舍观梅》咏梅花诗鉴赏 林景熙冷云漠
-
题中的张纬文,名纬,字纬文,号愚斋,早年曾从元好问读书,金亡后仕蒙古。这首诗是元好问后期闲居故乡,某年人日有怀张纬而作。“书来聊得慰怀思”,说对方来信,使自己“聊得”宽慰。话说得很有分寸,不再有早先《得纬文兄书》那种“鹊语喜复喜”“千里故人书”的气氛。所以如此,一是作为遗民的元好问心境消沉,难以热得
-
湖上棠阴手自栽,问公更得几回来。水仙亦恐公归去,故遣双莲一夜开。诏书行捧缕金笺,乐府应歌相府莲。莫忘今年花发处,西湖西畔北山前。 作品赏析原题:沈谏议召游湖不赴明日得双莲于北山下作一绝持献沈既见和又别
-
姜夔 归心已逐晚云轻,又见越中长短亭。 十里水边山下路,桃花无数麦青青。 这是一首笔调轻快、意境浑融的纪行诗。绍熙四年(1193),作者曾客居越中,这首诗当是他离越中、经萧山时所作。“萧山”,山名,在
-
红藕香残玉蕈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作品赏析【注释】①玉簟:光华如玉的席子。②雁字
-
皤然一老子,拥裘仍隐几。坐稳夜忘眠,卧安朝不起。起来无可作,闭目时叩齿。静对铜炉香,暖漱银瓶水。午斋何俭洁,饼与蔬而已。西寺讲楞伽,闲行一随喜。
-
五彩绣团团,登君玳瑁筵。最宜红烛下,偏称落花前。上客如先起,应须赠一船。春早见花枝,朝朝恨发迟。及看花落后,却忆未开时。幸有抛球乐,一杯君莫辞。
-
银蒜鈎帘宛地垂,桂丛乌起上朝晖。枉将玳瑁雕为押,遮掩春堂碍燕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