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龙门镇》全诗赏析
不辞辛苦行,迫此短景急。
石门雪云隘,古镇峰峦集。
旌竿暮惨澹,风水白刃涩。
胡马屯成皋,防虞此何及。
嗟尔远戍人,山寒夜中泣。
作品赏析
水经注:洛溪水,北发洛谷,南径威武戍,又西南与龙门水合。水出西北龙门谷,东流与横水会,又南径龙门戍东。【朱注】洛谷,一作骆,在成县西。一统志:龙门镇,在巩昌府成县东,后改府城镇。细泉兼轻冰①,沮洳栈道湿②。不辞辛苦行③,迫此短景急④。
(此往龙门之路,言行迟而日促。迫属行程,急属日影。)
①庾信诗:“山深足细泉。”②诗:“彼汾沮洳。”传:“沮洳,水浸处下湿之地。”元和郡县志:褒斜道,一名石牛道,张良令烧绝栈道,即此。③曹植诗:“能不怀辛苦。”④庾信诗:“短景负余晖。”舞鹤赋:“急景凋年。”【吴注】旧引舞鹤赋“急景调年”,似将景急二字相连。按庾信诗“短景负余晖”,则短景微读。公诗“岁暮阴阳催短景”,又其较著矣。
石门云雪隘①,古镇峰峦集。旌竿暮惨澹②,风水白刃涩③。胡马屯成皋④,防虞此何及。嗟尔远戍人⑤,山寒夜中泣。
(此见龙门景事,而叹戍卒之苦。石门古镇,有险可凭,亦何必屯兵戍守乎?讥之也。此章,上四句,下八句。)
①蜀都赋:“岨以石门。”注:“在汉中之西,褒中之北,蜀之险隘。”水经注:褒水,西北出衙岭山,东南经大石门,历故栈道下,又东南历小石门。②崔湜诗:“霜气下旌竿。”③陶潜诗:“风水互乖违。”秦国策:“白刃在前。”④赵曰:成皋,乃巩洛之地。⑤阴铿诗:“远戍唯闻鼓。”唐书:乾元二年九月,史思明陷东京及齐、汝、郑、滑四州。黄淳耀曰:时东京为史思明所据。秦成间密迩关辅,故龙门镇兵有石门之守。然旌竿惨淡,白刃钝涩,既无以壮我军容,况此地又与成皋远不相及,而防戍于此,则亦徒劳吾民而已。使之山寒夜泣,亦何为哉。
-
题解 在齐桓公建立霸业的同时,晋献公也在向外扩张,吞并小国。与之为邻的虢国,就成了他对外扩张的牺牲品。鲁僖公二年(前658),晋国又向虞借道伐虢。 虞公不听大夫宫之奇的劝阻,答应了晋国的要求,并派出军
-
开元天子万事足,唯惜当时光景促。三乡陌上望仙山,归作霓裳羽衣曲。仙心从此在瑶池,三清八景相追随。天上忽乘白云去,世间空有秋风词。
-
尔争伉俪泥中斗,吾整羽仪松上栖。不可遣他天下眼,却轻野鹤重家鸡。
-
《汉魏六朝散文·范晔·宦者传序论》原文鉴赏
-
清言一以遥,默默江楼上。安得如白云,无心两相忘。
-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尚书·周官》,立志于先类名言句子
-
秋 瑾 万里乘风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这首诗是秋瑾于一九○五年春,再度去日本时于舟中所作。《秋
-
古文观止·林纾·黜骄 盛生骄【2】,骄生闇【3
-
斋居卧病禁烟前,辜负名花已一年。此日使君不强喜,早春风物为谁妍。青衫公子家千里,白发先生杖百钱。曷不相将来问病,已教呼取散花天。 作品赏析【原题】:立春日,病中邀安国,仍誧率禹功同来。仆虽不能饮,当请
-
《积财千万,无过读书。》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