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全诗赏析
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
新添水槛供垂钓,故著浮槎替入舟。
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
作品赏析
此当是上元二年作。吴论:江上值水势如海,公见此奇景,偶无奇句,故不能长吟,聊为短述耳。题意在下三字,故通篇皆作自谦之词。诗云“春来花鸟”,又言“新添水槛”,盖草堂成后,又逢春水也。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①。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②。新添水槛供垂钓③,故著浮槎替入舟④。焉得思如陶谢手⑤,令渠述作与同游⑥。
(此一时拙于诗思而作也。少年刻意求工,老则诗境渐熟,但随意付与,不须对花鸟而苦吟愁恩矣。槛外浮槎,代作钓舟,此水势之盛也。才非陶谢,无此述作,聊为短述而已。杜臆:玩末二句,公盖以陶谢诗为惊人语也,此惟深于诗者知之。)
①虽死不休,甚言求工。②【赵注】将愁字属花鸟说,盖诗人形容刻露,花鸟亦应愁怕,犹崔日用诗“朝来花鸟若有情”也。【钱笺】春来花明鸟语,酌景成诗,莫须苦索,愁句不工也。若指花鸟莫须愁,岂知花鸟得佳咏,则光彩生色,正须深喜,何反深愁耶?③说文:“槛,栊也。”轩窗之下,为檽曰栏,以板曰槛。④槎,木桴也。杨师道诗:“卧柳碍浮槎。”浑,皆也。漫,徒也。替,代也。⑤陶谢,谓渊明、惠连。⑥抱朴子:徒疲劳于述作。吕氏童蒙训曰:陆士衡文赋:“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此要论也、文章无警策,则不足以传世,盖不能竦动世人。如杜子美及唐人诸诗,无不如此。但晋宋间人,专致力于此,故失于绮靡而无高古气味。杜诗云:“语不惊人死不休。”所谓惊人语,即警策也。
朱瀚曰:少陵对锦江水而袖手,青莲对黄鹤楼而阁笔,其警悟后学不浅。然玩颔联,亦有渐老渐熟之意。故字用借对法。
今按:作诗机神偶有敏钝,忽然机到,则曰“诗应有神助”;忽然机涩,则曰“老去诗篇浑漫与。”若云公自五十后,年衰才尽,何以又曰“晚节渐于诗律细”乎?今考夔诗,如秋兴八首、诸将五首、咏怀古迹诸作,皆极精彩,未可谓皆率意漫与也。
黄鹤本及赵次公注皆作“漫与。”韵府群玉引此诗,亦作“漫与。”王介甫诗:“粉墨空多真漫与。”苏子瞻诗:“袖手焚笔砚,清篇真漫与。”皆可相证。诸家因前题漫兴九首,遂并此亦作“漫兴。”按上联有句字,次联又用兴字,不宜叠见去声。
-----------仇兆鳌 杜诗详注-----------
-
《 梁园吟 》 .[唐].李白. 我浮黄云去京阙,挂席欲进波连山。 天长水阔厌远涉,访古始及平台间。 平台为客忧思多,对酒遂作梁园歌。 却忆蓬池阮公咏,因吟渌水扬洪波。 洪波浩荡迷旧国,路远西归安可得
-
【3924】理想国(〔古希腊〕柏拉图著,刘国伟译,中华书局,30万字,2016年1月第1版,30元)△共十卷。故事以苏格拉底下到比雷埃夫斯为开场
-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经常看到散文吧?散文对作者主观感情的要求是所有文体中仅次于诗歌的。那么你真的知道要怎么写散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朱自清散文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朱自清散文读后感1朱自清是
-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
-
浔阳江色潮添满,彭蠡秋声雁送来。南望庐山千万仞,共夸新出栋梁材。
-
薄官驱我西,远别不容惜。方愁后会远,未暇忧岁夕。强欢虽有酒,冷酌不成席。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念为儿童岁,屈指已成昔。往事今何追,忽若箭已释。感时嗟事变,所得不偿失。府卒来驱傩,矍铄惊远客。愁来岂有
-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苏轼的《念奴娇(大江东去)》是一首抒发离别之情的诗篇。诗中描绘了大江东去、波浪滔滔的景象,以此象征离别的痛苦。同时,诗人表达了对父母、兄弟、朋友的思念之情。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诗人抒发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让读者产生共鸣。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苏轼才华横溢的表现。通过阅读和鉴赏《念奴娇(大江东去)》,读者能够感受到离别的悲伤和情感的内涵,领略到苏轼诗歌的独特魅力。
-
玉胡蝶柳永 望处雨收云断,凭栏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苹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遗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海阔山遥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朗诵春夏秋冬开场白,内容包括春夏秋冬古诗串词,春夏秋冬古诗串词怎么写,古诗词精典诵之春夏秋冬。诗中春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