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老病》全诗赏析
夜足沾沙雨,春多逆水风。合分双赐笔,犹作一飘蓬。
作品赏析
【鹤注】诗云“老病巫山里”,当是大历元年夔州作。盖是年春晚,方自云安迁夔州。老病巫山里①,稽留楚客中②。药残他日裹,花发去年丛。夜足沾沙雨,春多逆水风。合分双赐笔③,犹作一飘蓬。
(老病、稽留,意用双提。药残句,承老病。花发句,承稽留。夜雨逆风,难于出峡,故有飘蓬之叹。往日药裹,今用之已残。去年丛枝,当春而花发。旧注谓公两经花放者,非。公自去年秋,方至云安也。合,犹当也。)
①后汉书:太原闵仲叔,家居安邑,老病家贫。②焦氏易林:“行者稽留。”③赐笔,见十四卷赤管注。沈拴期诗:“惠移双赐笔,恩降五时衣。”随笔云:白乐天诗:“巫山暮足沾花雨,陇水春多逆浪风。”此全用杜句,但变五字为七言耳。按:杜云“晓看红湿处”,又云“湖日荡船明”。陆放翁诗则云:“猩红带露海棠湿,鸭绿平堤湖水明。”用湿明二字于句尾,先冠猩红鸭绿于句头,以己意熔炼前人语,愈增壮丽。
-----------仇兆鳌 杜诗详注-----------
-
富春真古邑,此寺亦唐余。鹤老依乔木,龙归护赐书。连筒春水远,出谷晚钟疏。欲继江潮韵,何人为起予。
-
梁园修竹旧传名,园废年深竹不生。千亩荒凉寻未得,百竿青翠种新成。墙开乍见重添兴,窗静时闻别有情。烟叶蒙笼侵夜色,风枝萧飒欲秋声。更登楼望尤堪重,千万人家无一茎。
-
这首词的上片写对杭州的怀念,下片想象归后同游共饮的情景。全词表现了作者对时光飞逝,今是昨非的一种感叹。 词的上片写对杭州的怀念。 开端从自身宦游的行踪说起,并倾注了对杭州的怀念之情:“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蜀客”,表明了客
-
登百丈山三里许,右俯绝壑,左控垂崖;叠石为磴十馀级乃得度。山之胜盖自此始。 循磴而东,即得小涧,石梁跨于其上。皆苍藤古木,虽盛夏亭午无暑气;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其声溅溅然。度石梁,循两崖,曲折而上,得
-
《未老身犹书卷里,不眠人在漏声中.》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勤学类名言赏析《未老身犹书卷里,不眠人在漏声中。》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复寄满瓢去,定见空瓢来。若不打瓢破,终当费酒材。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与长城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长城的古诗,关于长城的古诗,描写长城的诗句。01.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唐·王昌龄) 02. 清晨控龙马,弄影出花林。躞蹀
-
[唐]皎然 西岭松声落日秋,千枝万叶风溜溜。美人援琴弄成曲,写得松间声断续。声断续,清我魂,流波坏陵安足论。美人夜坐月明里,含少商兮照清徵。风何凄兮飘飉,搅寒松兮又夜起。夜未央,曲何长,金徽更促声泱泱
-
七德舞,七德歌,传自武德至元和。元和小臣白居易,观舞听歌知乐意,乐终稽首陈其事。太宗十八举义兵,白旄黄钺定两京。擒充戮窦四海清,二十有四功业成。二十有九即帝位,三十有五致太平。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
-
这首词是写别情,上片指出他行踪不定,在南北东西漂泊,在漂泊中经常在月下怀念他的妻子,因此感叹他的妻子不能像月亮那样跟他在一起。下片写他同妻子分离的时候多,难得团圆。这首词的特色,是文人词而富有民歌风味。民歌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不用典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