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海棕行》全诗赏析
龙鳞犀甲相错落,苍棱白皮十抱文。
自是众木乱纷纷,海棕焉知身出群。
移栽北辰不可得,时有西域胡僧识。
作品赏析
【鹤注】棕在绵州,乃宝应元年至绵州时作。棕,子冬切。赵曰:海棠记载李赞皇云:花木以海名者,悉从海上来。宋祁益部方物赞:海棕,大抵棕类,然不皮而干叶丛于杪,至秋乃实,似楝子。今城中有四株,理致干坚,风雨不能撼。刘恂岭表录:广中有一种波斯枣木,无旁枝,直耸三四丈,至颠四向,共生十余枝,叶如棕榈,彼士人呼为海棕木。三五年一著子,类北方青枣,但少尔。舶商亦有携至中国者,色类沙糖,味极甘。陶九成辍耕录:成都有金果树,顶上叶如棕榈,皮如龙鳞,实如枣而大,番人名为苦鲁麻枣,一名万年枣。李时珍曰:虽有枣名,别是一物,南番诸国多有之,即杜甫所赋海棕也。鹤曰:唐子西游治平院诗:”江边胜事略寻遍,不见海棕高入云。”注云:”即老杜所谓东津者。”据此,则馆与棕,皆在涪江之东津也。左绵公馆清江濆①,海棕一株高入云。龙鳞犀甲相错落,苍棱白皮十抱文②。自是众木乱纷纷③,海棕焉知身出群。移栽北辰不可得④,时有西域胡僧识⑤。
(上四,咏海棕,下乃抚棕有感。一株入云,远望也。鳞甲苍白,近视也。惜乎混迹群木,无从自见其奇,孰有移之以植禁苑乎?然抱此异质,终当遇识者之鉴赏矣。杜臆:公抱经济而不得识,自负自叹,非咏海棕也。)
①蜀都赋:“于东则左绵巴东,百濮所充。”旧注:“绵州,涪水所经。涪居其右,绵居其左,故曰左绵。”②龙鳞粗,犀甲细,苍棱白皮,其文理似之。扬雄甘泉赋:“嵌岩岩其龙鳞。”考工记:“犀甲七属。”③王融古意:“木叶乱纷纷。”④杜臆:移栽北辰,从“天上种白榆”脱来。⑤汉武帝穿昆明池,池底皆黑灰,问东方朔。朔曰:“不知,可问西域胡僧法兰。”法兰,盖博物者也。
-----------仇兆鳌 杜诗详注-----------
-
明·文震孟2摩诘千古韵士3,独“郁轮袍”一事4,全无根据。小说妄传,遂使辋川清流,不
-
《牡丹·西明寺牡丹》咏牡丹诗鉴赏 元稹花向琉
-
明·李时珍昔人言洛阳牡丹、扬州芍药甲天下。今药中所用,亦多取扬州者。十月生芽,至
-
虚传一片雨。枉作阳台神。纵为梦里相随去。不是襄王倾国人。
-
《树初生时,便抽繁枝,亦须刊落,然后根干能大.初学时亦然.故立志贵专一.》什么意思,出
《树初生时,便抽繁枝,亦须刊落,然后根干能大。初学时亦然。故立志贵专一。》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明·王守仁《传
-
从禽非吾乐,不好云梦田。岁暮登城望,偏令相思悬。②公卿有几几,车骑何翩翩。②世禄金张贵,官曹幕府贤。③顺时行杀气,飞刃争割鲜。④十里届宾馆,徵声匝妓筵。⑥高标回落日,平楚散芳烟。⑦何意狂歌客,从公亦在
-
雾辟天光远,春回日道临。草浓河畔色,槐结路旁阴。欲映君王史,先摽胄子襟。经明如何拾,自有致云心。
-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怀人,而景中有人,人前有景,情景历历,互相交融,重点突出了倦客怀人、思念妻子的主题。 上片描写“晓行”所见所闻所感的情景。头三句说,角声催促清晓,曙光开始到来;因为天未大亮,听那睡鸟还没有被惊醒,邻村邻户的雄鸡先
-
【原题】:正月晦夕梦中作偈觉但记其首两句遂於枕上足之录呈慧上人
-
五鹤西北来。飞飞凌太清。仙人绿云上。自道安期名。两两白玉童。双吹紫鸾笙。去影忽不见。回风送天声。我欲一问之。飘然若流星。愿餐金光草。寿与天齐倾。(此诗另有一作客有鹤上仙。飞飞凌太清。扬言碧云里。自道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