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原文|翻译|赏析
明·李时珍
昔人言洛阳牡丹、扬州芍药甲天下。今药中所用,亦多取扬州者。十月生芽,至春乃长,三月开花。其品凡三十余种1;有千叶、单叶、楼子之异。入药宜单叶之根,气味全厚。根之赤白,随花之色也2。
1品:品种。凡:共。2“根之”二句:芍药入药有赤芍、白芍之分,此句意为根是红是白与花的颜色相同。
【析点】 洛阳牡丹、扬州芍药早已誉满天下。栽种始自何时,已无可考,只知在宋代对芍药的研究已进入高深层次,刘攽、王观、孔武仲均写出了专著。不过,这些都不是药学专著本草纲目所要重点记述和研究的。芍药不仅有观赏价值,且早已入药。李时珍总结了劳动人民的经验加之自己的潜心钻研,指出了芍药的生长特性,在数十个品种中何者入药最佳,时至今日仍不失为科学的总结
-
这首诗是王安石针对当时俗儒歪曲历史事实,把糟粕当精华的情况而写的,诗的前四句说一个人的功名是经过一番艰难才得到的,但却不知谁能如实记载他们的事迹。后四句说有人把古人流传下来的糟粕当作精华,而真正美好的东西是很难流传下来的。这首诗写得深沉
-
作者: 顾圣皓
-
《汉魏六朝散文·范晔·二十八将传论》原文鉴赏
-
陆龟蒙《白莲》 陆龟蒙 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这首诗咏白莲。莲花红多白少,鲜艳的红莲易被欣赏,素白的花朵则遭人冷落。这首诗并不粘滞于对花的色彩和形状的描写
-
对酒临流奈别何,君今已醉我蹉跎。分明记取星星鬓,他日相逢应更多。世间人事有何穷,过后思量尽是空。早晚同归洛阳陌,卜邻须近祝鸡翁。
-
短篇小说。宗璞著。写于1978年。小说刻画少女梁遐从玩世不恭到勇敢地参加1976年清明天安门广场正义斗争的心灵的历程,表现了新老两代知识女性对“四人帮”的无比愤慨与坚决反抗。十年动乱中,梁遐的父亲受迫
-
赵良曰:“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掖,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武王谔谔以昌,殷纣墨墨以亡 君若不非武王乎,则仆请终日正言而无诛,可乎?”商君曰:“语有之矣,‘貌言华也,至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 ’夫子果肯终日正言,鞅之药也 鞅将事子,子又何辞焉!”
-
往见泰山乔岳,以立身四语甚爱之,疑有未尽,因推广为男儿八景,云:“泰山乔岳之身,海阔天空之腹,和风甘雨之色,日照月临之目,旋乾转坤之手,磐石砥柱之足,临深履薄之心,玉洁冰清之骨。”此八景予甚愧之,当与
【名句】往见泰山乔岳 ① ,以立身四语甚爱之,疑有未尽,因推广为男儿八景,云:“泰山乔岳之身,海阔天空之腹,和风甘雨之色,日照月临之目,旋乾转坤之手,磐石砥柱之足,临深履薄之心,玉洁冰清之骨。”此八景
-
《登快哉亭》一诗开门见山,直写登临所见。首联写近景,描绘城下,见到一条盘旋曲折的江水绕城而流,泉水冲激乱石,哗哗作响。这联是景句,有意创造幽寂静阒的环境,起句与杜甫《江村》“清江一曲抱村流”境地相仿,密合徐州城依汴水、泗水而筑的特点。又以流动的江、泉,在静止的城、石中流淌,动静相衬,加以诗人的视线是
-
马蹄声,孤独又忧郁地自远至近,洒落在沉默的街上如白色的小花朵。我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