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栀子》全诗赏析
红取风霜实,青看雨露柯。无情移得汝,贵在映江波。
作品赏析
图经本草:栀子,南方及西蜀州郡皆有之。木高七、八尺,二、三月生白花,花皆六出,甚芬香。夏秋结实,如诃子状,生青热黄,中仁深红。栀子比众木,人间诚未多①。于身色有用,与道气相和②。红取风霜实,青看雨露柯。无情移得汝,贵在映江波③。
(【远注】此有孤芳自赏之意。此章全属自寓。人间未多,种特异矣。色有用比才堪济时。气相和,比性不戾俗。青红点景,自叹历经霜露。色映江波,故钟情在此。舍汝之外,别无可移情矣。)。
①【顾注】西阳杂俎:诸花少六出者,惟栀子花六出,此正众木中未有也。陶贞白云:栀子,剪花六出,剖房七道,其花甚香,即西域薝蔔花也。名山志:楼石山,多栀子,色可染帛,即所云“色有用”也。其性极冷,即所云“气伤和”也。其实经霜则红,即所云“红取风霜实”也。叶似兔耳,厚而深绿,春荣秋瘁,即所云“青看雨露柯”也。②【赵注】本草称:栀子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其能理气明矣。此颂栀子之功也,作“气相和”亦是。③谢脁墙北栀子树诗:“有美当阶树,霜露未能移。还思照绿水,君家无曲池。”末二句本此。黄鹤云:公自喻饱经风霜,而独见遗于物外也。
-----------仇兆鳌 杜诗详注-----------
-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则谓所怀
名言: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
微之别久能无叹,知退书稀岂免愁。甲子百年过半后,光阴一岁欲终头。池冰晓合胶船底,楼雪晴销露瓦沟。自觉欢情随日减,苏州心不及杭州。白头岁暮苦相思,除却悲吟无可为。枕上从妨一夜睡,灯前读尽十年诗。[读前后
-
[宋]文天祥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幽暗。
-
《鲁斋郎》全名《包待制智斩鲁斋郎》,这是一个反映清官锄强扶弱的反霸戏。 (一) 剧中的“强者”是题目标明的鲁斋郎。鲁斋郎一上场就有一段自我介绍: 花花太岁为第一,浪子丧门再没双。街市小民闻吾怕,则我是
-
白璧众求瑕,素丝易成污。万里颠沛还,高堂已长暮。积愤方盈抱,缠哀忽逾度。念子从此终,黄泉竟谁诉。一为时事感,岂独平生故。唯见荒丘原,野草涂朝露。
-
鹧鸪天·戏题村舍 万事云烟忽过,百年蒲柳先衰。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早趁催科了纳,更量出入收支。乃翁依旧管些儿,管竹管山管水。 辛弃疾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形容中年女人风姿绰约的古诗词,内容包括题目想用诗词,因为她比较喜欢,最好是形容女人中年女人风姿绰约,形容中年女人的词,形容中年女人漂亮的词语。风韵犹存 【拼音】:fēng yùn yóu cún 【解释】:形容中年妇女仍然保留着优美的风姿。 【出处】:清·王韬《淞隐漫录》:“
-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 阴之五官, 伤在五味, 是故味过于酸, 肝气以津, 脾气乃绝。味过于咸, 大骨气劳, 短肌, 心气抑。味过于甘, 心气喘满, 色黑, 肾气不衡。味过于苦, 脾气不濡, 胃气乃厚。
名言: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 阴之五官, 伤在五味, 是故味过于酸, 肝气以津, 脾气乃绝。味过于咸, 大骨气劳, 短肌, 心气抑。味过于甘, 心气喘满, 色黑, 肾气不衡。味过于苦, 脾气不濡, 胃
-
《人生得友朋,何必思乡里.》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交友类名言赏析《人生得友朋,何必思乡里。》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卢照邻这首《雨雪曲》是一首边塞诗。此诗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诗中所包含的戏剧化元素,表现为自相矛盾及对立世界的混合。 诗中写冰雪将长城装扮成一个银和玉的宫殿,神仙的宫殿。然而具有嘲讽意味的是,中国的军队正覆没在这里。诗中恰当地保持了“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