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赠别郑链赴襄阳》全诗赏析
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为于耆旧内,试觅姓庞人。
作品赏析
【鹤注】此宝应元年在浣花溪作,故云“柴门老病身。”其年,史朝义陷营州,羌、浑、奴刺陷梁州,且河东、河中军皆乱,故首言“戎马交驰际。”戎马交驰际①,柴门老病身。把君诗过日②,念此别惊神③。地阔峨眉晚④,天高岘首春⑤。为于耆旧内⑥,试觅姓庞人⑦。
(上四惜郑之别,下四赠赴襄阳。杜臆:当戎马交驰之际,有此柴门老病之身,无可销愁,惟把君诗以过日耳。今又远去,能不念此别而惊神乎?自兹一别,我在峨眉,君在岘首,地阔天高,何由会面,所以惊神也。倘耆旧中有如庞德公,觅以相报,吾亦将与之偕隐襄阳矣。把君诗、念此别,各三字另读。临别踌蹰,故日色将晚。归览景物,适春意已生。晚春二字,俱不空下。【生注】地阔天高,即水远山长意,变词以避熟。阔贴眉、高贴首,各见匠心。公诗:“狼籍画眉阔。”)。
①吴质书:“羽檄交驰。”②陈书:隋文帝使后主节饮,既而曰:“任其性,不尔,何以过日。”③庾信诗:“眷然惟此别。”④蔡琰笳曲:“山高地阔兮,见汝无期。”⑤记:“天高地下。”陈后主归魂赋:“映岘首之沉碑。”元和郡县志:岘山,在襄阳县东南九里,东临汉水,古今大路。⑥襄阳耆旧传,晋习凿齿作。⑦庞德公隐鹿门山,在襄阳。
-----------仇兆鳌 杜诗详注-----------
-
【3938】规模(﹝英﹞杰弗里•韦斯特著,张培译,中信出版社,40 9万字,2018年6月第1版,98元)△共10个部分:①大背景;②万物的尺度、规
-
骑士文学指伴随骑士制度而产生的一种封建贵族文学。它盛行于十一至十三世纪西欧封建制度最巩固繁荣的时期,遍布法国、西班牙、德国、英国、瑞士等,以法国流行为最盛。它的作者是封建贵族,作品的内容都是描写骑士爱
-
纳兰性德亡妇忌日,有感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 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
-
甫也诸侯老宾客,罢酒酣歌拓金戟。骑马忽忆少年时,散蹄迸落瞿塘石。白帝城门水云外,低身直下八千尺。粉堞电转紫游缰,东得平冈出天壁。江村野堂争入眼,垂鞭亸鞚凌紫陌,向来皓首惊万人。自倚红颜能骑射。安知决臆
-
看,一个孤独的高原姑娘 在远远的田野间收割, 一边割一边独自歌唱,—— 请你站住,或者悄悄走过! 她独自把麦子割了又捆, 唱出无限悲凉的歌声, 屏息听吧!深广的谷地 已被歌声涨满而漫溢! 还从未有过夜
-
作者: 董丽敏王绍艳崔承枢王质和兰成春 【原诗】:风
-
作品:吊古战场文 简介本篇选自《李遐叔文集》。作者李华(715—766),字遐叔,赵州赞皇
-
魏禧 庚戌十一月 (1) ,予自广陵归 (2) ,与陈子灿同舟 (3) 。子灿年二十八,好武事,予授以左氏兵谋兵法 (4) ,因问“数游南北 (5) ,逢异人乎?”子灿为述大铁椎,作《大铁椎传》。 大
-
明时不爱璧,浪迹东南游。何必世人识,知君轻五侯。采兰度汉水,问绢过荆州。异国有归兴,去乡无客愁。天寒楚塞雨,月净襄阳秋。坐见吾道远,令人看白头。
-
《金黄的稻束》 郑敏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