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春日梓州登楼二首》全诗赏析
江水流城郭,春风入鼓鼙。双双新燕子,依旧已衔泥。
天畔登楼眼,随春入故园。战场今始定,移柳更能存。
厌蜀交游冷,思吴胜事繁。应须理舟楫,长啸下荆门。
作品赏析
黄鹤编在广德元年春在梓州时作。诗云“随春入故园”,”战场今始定”,盖是年春史朝义初灭也。行路难如此①,登楼望欲迷②。身无却少壮,迹有但羁栖。江水流城郭,春风人鼓鼙。双双新燕子,依旧已衔泥③。
(此间登楼而兴羁旅之感。首联,情景并提。次联,承行路。下四,承登楼。杜臆:行路之难不一,故用如此二字该之,起语无限悲凉。衰年流落,此身却无少壮,而浪迹但有羁栖,两句各倒转一字,便语新而声协矣。水流城下,登楼所见。风送鼓声,登楼所闻。新燕巢搂,而旅人无定,对景伤情,语意双关。数句中,有梓、有春、有楼,写景言情,相融入化。)
①古乐府题有行路难。②王粲有登楼赋。③古诗:“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室。”杜律首句,有语似承上,却是突起者。如“杖锡何来此,秋风已飒然”,“故人亦流落,高义动乾坤”,“行路难如此,登楼望欲迷”,既飘忽,又陡健,此皆化境语也。
其二
天畔登楼眼,随春入故园。战场今始定①,移柳更能存②。厌蜀交游冷,思吴胜事繁。应须理舟楫,长啸下荆门③。
(次章,登楼而动去蜀之怀。上四,遥望故园。下四,追思吴会。盖恐北归未能,转作东游之想也。杜臆:心之所至,目亦随之,故登楼一望,而天畔之眼,遥入故园。朝义既平,战场定矣。洛阳园柳,能复存乎?公少游吴越,故思胜事,自蜀江至吴,必取道荆门也。)
①苏武诗:“行役在战场。”②哀江南赋:“钓台移柳,非玉关之可望。”③袁山松宜都山川记:南崖有山,名荆门,北岸有山,名虎牙,二山相对有象门然。赵汸曰;五言近体,句中用一壶字斡旋,诗家以为难。若一句中用两虚字,抑扬见意,惟老杜能之,而陈后山妙得其法。
-----------仇兆鳌 杜诗详注-----------
-
此诗今昔盛衰之感,言外黯然。前半首俱写盛时,而甚含浑,少陵追叙与之“寻常见”、“几度闻”,冠以“歧王宅里”、“崔九堂前”,则言外自系盛时。后半写到衰日,亦在无言之际。只写江南风景之地,而与相逢于落花时
-
道可道,非常道 ① ;名可名,非常名 ②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③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④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⑤ ,同谓之“玄” ⑥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⑦ 。 〔注
-
千寻挂云阙,十顷含风湾。开门弄清泚,照见双铜钚。池台半禾黍,桃李余榛菅。无人肯回首,日暮车班班。史君非世人,心与古佛闲。时邀声利客,来洗尘埃颜。新亭在东阜,飞宇临通阛。古甃磨翠壁,霜林散烟鬟。孤云抱商
-
宋词典故·长庚入梦 【出典】 唐·李阳冰《草堂集序》:“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一之。世称太白之精,得之矣。”(据《李太白全集》卷三○《附录一》引) 【释
-
与其振威武以服其外,不若布诚信以结其心。|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与其振威武以服其外,不若布诚信以结其心。》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作者: 〔美国〕马丁·路德·金 【原文】: 一百年前
-
【名句】人事三杯酒,流年一局棋。 人事: 人世上各种各样的事情。流年: 时光。句意: 世上有种种事情,我用三杯酒来对付; 时光,我用一局棋来打发。反映了玩世不恭的消极情绪。 唐李远诗佚句。( 《全唐诗
-
隔帘花影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全称《三世报隔帘花影》,又名《花影奇情传》、《三世花影奇情果报传》。四十八回。不题撰人。书前有“四桥居士”序。此书实际上是删改丁耀亢《续金瓶梅》而成,四桥居士可能即为删
-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 ”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 【出处】唐杜牧《 寄扬州韩绰判官 》 【意思】 二十四桥: 故址在扬州西门外,一名红藥桥,相传古代曾有二十四位美人吹箫于此,故名。另一说,指扬州的二十四座桥。玉
-
《古风》(其三) 【作者】:李白【年代】:唐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