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江月》全诗赏析
玉露团清影,银河没半轮。谁家挑锦字,灭烛翠眉颦。
作品赏析
【鹤注】此大历元年夔州西阁作。杜臆:咏江中月影也。何逊诗:“江月初三五。”江月光于水,高楼思杀人①。天边长作客②,老去一沾巾③。玉露溥清影④,银河没半轮⑤。谁家挑锦字⑥?烛灭翠眉颦⑦。
(此章,对月伤怀。上四,羁人之感,属自叙。下四,离妇之情,推开说。江月漾光于水上,高楼一望,顿觉身寂影孤,真堪思杀。盖天边久客,至老不还,恐远死他乡也。因想清影之下,玉露浓溥,半轮之傍,天河掩没,月色明皎如此,此时绣字空闺者,烛残挑罢,得无对之而颦眉乎?当与上沾巾者,同一愁思也。)
①曹植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庾肩吾诗:“楼上徘徊月,窗中愁思人。”②何逊诗:“天边看远树”。③曹植诗:“歔欷涕沾巾。”④李峤诗:“色带银河满,光含玉露开。”诗:“零露溥兮”。注:“溥,露多貌。”曹植诗:“明月澄清影”。⑤张正见诗:“明月半轮空。”⑥晋·列女传:窦滔妻苏蕙,字若兰,织锦为回文璇玑图诗赠滔,宛转循环读之,词甚凄惋,凡三百四十字。挑锦字,挑锦线以刺字,欲寄征夫也。⑦张九龄诗:“灭烛怜光满。”梁元帝诗,“翠眉暂敛千重结。”黄生曰:结在章法,是推开一步,在比兴正是透深一层。盖即男女之情,以喻君臣之义,则前半所云“思杀人”、“一沾巾”者,皆有着落矣。公之攀屈宋而亲风雅,实在于此,此岂玉台、香奁辈所能效颦哉?
-----------仇兆鳌 杜诗详注-----------
-
岁月翩翩下坂轮,归来杏子已生仁。深红落尽东风恶,柳絮榆钱不当春。火冷饧稀杏粥稠,青裙缟袂饷田头。大夫行役家人怨,应羡居乡马少游。
-
学校古诗词大赛新闻稿朗诵(我们学校要举办一个秋月夕韵·歌咏华年诗歌朗诵大赛)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学校古诗词大赛新闻稿朗诵,内容包括学校里举行古诗文朗诵大赛,我大赛让学生朗诵李清照的一首《临江,我们学校要举办一个“秋月夕韵·歌咏华年诗歌朗诵大赛”求一篇诗,学校举办古诗词朗诵大赛,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在下面三首诗词之间。一样是月色, 今晚上的,因为我们都在抬头看 看它,一轮腴满的妩媚, 从乌黑得如同暴徒一般的 云堆里升起 看得格外的亮,分外的圆。 它展开
-
杨妃井 西子浣遗石,昭君生有村。 香泉红泪在,曾照马嵬魂。诗词类别:即事感怀来源:《八桂四百年诗词选》周志勋周志勋,广
-
咸亨二年,余春秋二十有二〔2〕。旅寓巴蜀,浮游岁序〔3〕。殷忧明时,坎圣代〔4〕。九
-
【注释】 选自战国秦李斯《谏逐客书》。 太山:即泰山。 让:拒绝,弃舍。 择:挑选,有所弃舍。此处引申为拒绝不受。 细流:小溪流水。 【赏析】 秦王嬴政元年(前246)时,韩国害怕秦国发兵进攻,派了一
-
秋风摵摵鸣枯蓼,船阁荒村夜悄悄。正当逐客断肠时,君独歌呼醉连晓。老夫平生齐得丧,尚恋微官失轻矫。君今憔悴归无食,五斗未可秋毫校君言失意能几时,月啖虾蟆行复皎。杀人无验中不快,此恨终身恐难了。徇时所得
-
《水调歌头·亭皋木叶下》是一首抚今思昔之作。上片由写景入词,映入作者眼帘的是亭边的树木。树叶凋零,飘落地上,野外低湿处的菊花也已盛开。登高临远,秋意已浓,原来是重阳节就要到了。先点明时间、地点。眼前之景使作者不禁陷入了美好的回忆之中,他
-
我嗟身老岁方徂,君更官高兴转孤。军门郡阁曾闲否,禹穴耶溪得到无。酒盏省陪波卷白,骰盆思共彩呼卢。一泓镜水谁能羡,自有胸中万顷湖。[微之诗云:孙园虎寺随宜看,不必遥遥羡镜湖。故以此戏言答之。]
-
本文虽略长于《祭苏子美文》,却也只有332字,可以说是很短的了。然而感情饱满,在形式上也有自己的特点,除了一般套语外,它的头段和尾段,都以“嗟呼师鲁”领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
【原题】:十一月二十七日步自虎溪至西寺摩挲率更旧碑近览前闻人故游有感而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