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越王楼歌》全诗赏析
孤城西北起高楼,碧瓦朱甍照城郭。
楼下长江百丈清,山头落日半轮明。
君王旧迹今人赏,转见千秋万古情。
作品赏析
【鹤注】此当是宝应元年初至绵州时作。绵州图经:越王台,在州城外西北。有台高百尺,上有楼,下瞰州城。唐高宗显庆中,太宗子越王贞为绵州刺史作。鹤曰:旧、新史:越王贞,太宗第八子,尝始封汉王。汉与绵为邻。【朱注】本传不载刺绵州,盖史略之耳。绵州州府何磊落①,显庆年中越王作。孤城西北起高楼②,碧瓦朱甍照城郭③。楼下长江百丈清④,山头落日半轮明⑤。君王旧迹今人赏⑥,转见千秋万古情⑦。
(此诗上下转韵,上半咏越王楼,下则登楼而吊古也。越王刺绵州,故先作府而后建楼。杜臆:照映城郭,此楼助州府之气象。长江落日,山水又增高楼之景色。真属奇观胜览。然前王不能长享此楼,而留为今人玩赏,则知千秋万古,其情尽然。即所云“万岁更相送”者。)
①州府,府之州治也。世说:州府文武劝郭淮举兵。郭璞江赋:“衡霍磊落以连镇。”②吴志:吕蒙曰:“孤城之守。”古诗云:“西北有高楼。”③神仙传:“碧瓦鳞差。”沈佺期诗:“红日照朱甍。”选注:“甍,屋檐也。”鲍照诗:“城郭宿寒烟。”④石崇诗:“登城隅兮临长江。”沈约诗:“百丈注悬淙。”⑤曰落日明,知楼是面西。庾信诗:“日落山头晡。”江总诗:“兔月半轮明。”⑥汉明帝诏:“复其旧迹。”⑦刘庭芝公子行:“千秋万古北邙尘。”此章体格,仿王子安滕王阁,而风致稍逊。卫万吴宫怨,亦本滕王阁,而姿韵自胜。今附录参观:“滕王高阁临江渚,珮玉鸣銮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淡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君不见,吴王宫阁临江起,不卷珠帘见江水。晓气晴来双阙间,潮声夜落千门里。勾践城中非旧春,姑苏台下起黄尘。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末二句与李白相同,不知孰为先后也。
-----------仇兆鳌 杜诗详注-----------
-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代著名诗人杨万里的一首《小池》,非常生动与形象地描述了一幅和
-
中国传统法律儒家化,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历史过程。 (1)法律儒家化之权舆:《春秋》决狱。 《春秋》相传为孔子修编的一部史书。孟子所谓“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之说虽然可信程度有限,却也表明《春秋》
-
读书是文明生活中人所共认的一种乐趣,极为无福享受此种乐趣的人所羡慕。我们如把一生爱读书的人和一生不知读书的人比较一下,便能了解这一点。凡是没有读书癖好的人,就时间而言,和空间简直是等于幽囚在周遭的环境
-
檀栾映空曲,青翠漾涟漪。暗入商山路,樵人不可知。
-
昨日兮昨日, 昨日何其好! 昨日已过去, 今日徒懊恼。 世人但知悔昨日, 不觉今日又过了。 水流日日去, 花落日日少。 成事立业在今日, 莫悔昨日弃今朝。 这首《昨日歌》的作者失传。它与《今日歌》、《
-
渭水如镜色,中有鲤与鲂。偶持一竿竹,悬钓至其傍。微风吹钓丝,袅袅十尺长。谁知对鱼坐,心在无何乡。昔有白头人,亦钓此渭阳。钓人不钓鱼,七十得文王。况我垂钓意,人鱼又兼忘。无机两不得,但弄秋水光。兴尽钓亦
-
成都成邑即天开,终践尧基咏起哉。但得四门元凯至,九韶何必凤皇来。
-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 ① 焉?”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 “小惠未遍,
-
本词通过描写羁旅者中宵酒醒的情景,抒写了词人的离愁和他对情人的相思。 上片写孤眠惊梦的情事,语极浑成,造境凄清。 “昨宵里恁和衣睡,今宵里又恁和衣睡。”开头二句从“今宵”联系到“昨宵”,说前一个夜里是这样和衣而睡,当天夜里又这样
-
“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出处】唐李商隐《 为有 》。 【意思】在精致华丽的闺房里藏着一个美貌的少妇,在京城春寒已尽的时 候,她忽然担心起春宵来。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