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萤火》全诗赏析
未足临书卷,时能点客衣。
随风隔幔小,带雨傍林微。
十月清霜重,飘零何处归。
作品赏析
尔雅:萤火,一名即炤。崔豹古今注:萤火,一名晖夜,一名景天,一名磷,一名丹良,一名丹鸟,一名夜光,一名宵烛。吕氏本草:萤火,一名夜照,一名熠耀,一名救火,一名据火,一名挟火。幸因腐草出①,敢近太阳飞②。未足临书卷③,时能点客衣。随风隔幔小④,带雨傍林微⑤。十月清霜重⑥,飘零何处归⑦。
(萤火,刺阉人也。首言种之贱,次言性之阴。三四近看,见其多暗而少明。五六远看,见其潜形而匿迹。末言时过将销,此辈直置身无地矣。鹤注谓指李辅国辈,以宦者近君而挠政也。今按腐草喻腐刑之人,太阳乃人君之象,比义显然。)
①月令:“腐草化为萤。”尔雅释:“腐草得暑湿之气为萤。”②说文:“日,实也,太阳之精。”沈旋萤诗:“阳升反夺照。”又云:“当朝阳于戢景兮。”③临书卷,用车胤囊萤读书事。④傅嘉运萤诗:“夜风吹不灭。”张正见诗:“隔幔似重钩。”⑤沈旋萤诗:“雨坠弗亏光。”⑥湛方生吊鹤文:“负清霜而夜鸣。”⑦谢惠连雪赋:“从风飘零。”朱超诗:“此夜逆风何处归。”
-----------仇兆鳌 杜诗详注-----------
-
暂辞鸳鹭出蓬瀛,忽拥貔貅镇粤城。闽岭夏云迎皂盖,建溪秋树映红旌。山川远地由来好,富贵当年别有情。了却人间婚嫁事,复归朝右作公卿。
-
泛泛东流水,飞飞北上尘。归骖将别棹,俱是倦游人。去骖嘶别路,归棹隐寒洲。江皋木叶下,应想故城秋。
-
【经文】 诸侯行而死于馆,则其复 ① ,如于其国;如于道,则升其乘车之左毂,以其绥复 ② 。其 有裧 ③ ,缁布裳帷 ④ ,素锦以为屋而行 ⑤ 。至于庙门,不毁墙 ⑥ ,遂入,适所殡,唯 为说于庙门外
-
王安石 三司副使,不书前人名姓,嘉祐五年,尚书户部员外郎吕君冲之,始稽之众史,而自李纮已上至查道,得其名; 自杨偕已上,得其官; 自郭劝已下,又得其在事之岁时。于是书石而镵之东壁。 夫合天下之众者,财
-
郑县人卜子妻之市,买鳖以归。过颍水,以为渴也,因纵而饮之,遂亡其鳖。(《外储说左上》) 【鉴赏】 郑县人卜先生的妻子到市场去赶集,买了一只甲鱼后返回。经过颍水时,她认为甲鱼应该渴了,便把甲鱼放到河里去
-
珍视心中的爱 ◆ 凯瑟林 每个人在诞生的那天都收到一件生日礼物,就是世界。那里面装满了作为人所需的一切,不仅有美好的东西,也有
-
【析】 《起死》,是《故事新编》集中的最后一篇,也是鲁迅最后一篇小说,创作于1935年12月,距鲁迅先生逝世不到一年的时间。 《故事新编》 收鲁迅1922年至1935年长达13年间写的以古代神话传说为
-
八年级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建议教学建议(古诗词教学的几点建议)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八年级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建议教学建议,内容包括古诗词教学的几点建议,浅谈提高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几点建议,关于古诗教学的几点建议。原发布者:龙源期刊网摘要:古诗词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历史的珍贵文化遗产,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有重要作用。
-
[宋]梅尧臣朝见谏臣逐,暮章从谪官。附炎人所易,抱义尔惟难。宁作沉泥玉,无为媚渚兰。
-
这首诗由梅岭的梅花开放,联想到遥远的边塞,仍然处于严寒之中,忽发奇想,觉得仿佛眼前花似雪,彼处雪似花,于是遥远的空间阻隔便消弥于错觉之中。然而一旦清醒,才想起征人远在万里之外的冰天雪地之中,春天到了也不知归来。诗人从小处入手,细腻婉转,